第二百零七章:李信伐楚(第2/3页)

二选一啊。

秦王政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

他虽然还有别的女儿,但其他公主年岁都还小,唯有一个嬴阴嫚即将加笄,临近嫁娶之龄。

李由虽然平庸,背后却有李斯。赵佗天资聪颖,颇有将才,但与李斯相比,又要稍逊一筹。

秦王政想了又想,不知过去了多久,神色平静了下来。

他已有决定。

他回头,看向站在亭台边,一直侍立的赵高。

“赵高,你觉得寡人之女,当配何样的男子?”

赵高一愣,这可是君王的家事,他哪敢乱发表意见啊,只能找个没有错漏的言辞相对。

“以臣鄙薄之见,王族之尊贵,公主所配之男子,定然是国之栋梁。”

秦王政笑了。

“是啊,寡人之女当配国之栋梁才行。”

“阴嫚年岁渐长,眨眼就快到加笄的年龄了。只是不知此番伐楚之战,我二十万大军中,是否有能与其相配的国之栋梁啊。”

秦王政感叹着,眼神却盯着赵高,脸上是一种似笑非笑的表情。

赵高身子一颤,低声道:“我秦国人才辈出,想来此番大战,定会有少年英杰立下大功,不会让大王失望。”

他懂大王的意思了。

“希望如此吧。”

秦王政淡淡开口:“你且下去,让寡人静一静。”

“唯。”

赵高恭敬退去。

秦王政这才转身,倚着栏杆,看着高台之下的宫阙,以及远方宫城外流淌的那条奔涌的渭水。

“笃公刘,于豳(bīn)斯馆。涉渭为乱,取厉取锻,止基乃理……”

秦王政口中低唱着一首古老的诗歌。

良久,他幽幽道:“昔日周祖公刘,横渡泾渭之水,取石料为砺为锻,夯实了他周人馆舍之基。”

“今日,不知寡人是否能从这场伐楚之战中,找到我所需要的那块石料,用来夯实我秦国之基呢?”

“此番伐楚,便作为一场考验吧。”

……

“国之栋梁,方能配大王之女。”

府邸中,赵佗看了眼手中帛书,将上面的文字牢牢记在心中。

转而将其扔到特意端来的火盆里,看着这柔滑的丝绢在那火舌中化成灰烬。

这是那位中车府令的传信。

但赵佗知道,这信的背后多半是大王的意思,是大王在借赵高之手来告诉自己。

想要尚他秦王政的女儿,就要在这场伐楚之战中,拿出亮眼的功绩来,证明自己是真正的秦国栋梁,用让人无可置疑的功绩,来堵住所有人质疑的嘴。

让李由、李斯,秦国朝野,甚至是天下之人,都对赵佗尚公主之事无话可说。

赵佗喃喃道:“看来大王是偏向我的。”

老实说,此番伐楚之战,他赵佗可比李由的优势大多了。

他是右庶长,李由只是左庶长。

他是李信的“吾之臂膀”,李由却和李信没有亲近的关系。

怎么看,他赵佗立功的机会都比李由大得多。

秦王政也是在借此暗示他,你赵佗此番伐楚,要借着这优势,多立功,立大功,把李由比下去,如此才有尚公主的资格。

赵佗自然很感激,但问题是,历史上的李信伐楚,可是大败而归啊!

被楚军追逐三日三夜,破两壁,杀七都尉。

都尉,秦国地方上的武官。征召入军后,与一曲军候相当,麾下有五千人左右,是秦军的中高级将吏。

连都尉、军候这种级别的秦将都被楚人杀了七个,可知秦军这次伐楚败的到底是有多么惨,士卒伤亡更是不计其数,可称作是秦国发动统一战争以来,最为凄惨的一次。

这种超级大败仗,别说是赵佗,就连李信、蒙武一个不慎都有殒命的风险。

能活着回来就不错了。

还想立功?

还立大功?

“大王啊大王,我看你这就是在为难我赵佗。”

就在赵佗在房中哀叹间,门外有仆人前来禀报。

“君子,有扶苏公子府上的人送来书信。”

赵佗愣了下,忙让人将那书信取来。

封好的信筒中,是一张柔软的,还带着淡淡香气的丝帛。

闻到那熟悉的香味,赵佗就知道这信并不是扶苏所书,而是另有其人。

赵佗笑了笑,打开帛书,只看了一眼,便愣住了。

这张帛书上只有简简单单的几个文字,文字很简单,只要略微受过教育的人都能认识。但若是将这张帛书拿出去给人看,哪怕是这个时代最有学问的长者,最博学多才的儒生,也难以明晰其背后的含义。

“桃花岛上,三道试题。”

赵佗笑了,他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这是属于赵佗和嬴阴嫚之间的秘密。

桃花岛主黄药师将女儿黄蓉,许给欧阳锋之侄欧阳克,但黄蓉却心许郭靖。

黄药师便在桃花岛上,设下三道试题,让郭靖与欧阳克相争,胜利者便可以拜黄药师为岳父。

赢得美人归。

那故事中的情节,竟与赵佗如今所面对的处境何其相似。

“这小妮子,还挺会暗示的。”

赵佗摇了摇头,脸上的表情越发柔和,他抬头看向窗外。

那里,是秦宫的方向。

……

时间一晃便将近九月中旬。

随着此番伐楚主将李信以及副将蒙武的任命下达。

被征召的秦军很快集结完毕。

秦军大营,黑旗飘动,数万关中精锐已经整装待发,等待着他们的主将统帅,前往南方荆楚之地征伐。

秦王政站在誓师台上。

他看着高昂着脑袋,浑身意气风发的李信,和站在李信身侧,一脸平静的蒙武。

以及那后方一个个昂首挺胸,面露兴奋的秦将、秦卒。

李由、辛梧……

赵佗?

这小子怎么一脸苦相,马上就要去战场立功了,不高兴吗?

秦王政没有多想,因为誓师的时间到了。

秦王政手举斧钺,高声道:“嗟!六事之人,予誓告汝:荆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今予维共行天之罚!”

“行天之罚,灭荆虏!”

“灭荆虏,亡楚国社稷!”

……

台下万众齐呼,激昂高亢的呼声传遍四野八荒,让人听在耳中,全身热血欲燃。

誓师之后,秦王政又命李信上台,亲自赐予其手中斧钺,并交给了李信统帅二十万大军的虎符。

“李将军,此番灭楚之事,寡人便交给你了。待你得胜归来之时,寡人将为你在那咸阳宫中设宴相庆,向天下昭示你的赫赫功勋!”

李信跪地,接过秦王亲赐的斧钺与虎符。

他昂着头颅,眼中满是豪情万丈,向着眼前的君王朗声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