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一章:紫服细腰(第2/2页)

讲到这里,赵佗已经是图穷匕见,直言道:“臣见齐桓公好紫服,则一国奢靡。楚灵王好细腰,则满朝黧黑,国政衰弱。今日陛下喜好祥瑞之风,臣担心整个大秦诸郡秦吏,见到献祥瑞而能得赏赐,便将纷纷效仿,以愉陛下之心啊。”

接下来的后果赵佗没说,但他知道始皇帝很清楚。

始皇帝面无表情的盯着赵佗。

赵佗微微低首,以示对上位者的尊敬,但他的神色很平静,目光与始皇帝相对。

这是他自泰山封禅时的对答后,进行的一次劝阻。

祥瑞不停出现,满朝公卿尽是谄媚,如果他不站出来劝阻,待到齐地祥瑞的事情传出去后,恐怕大秦上下,都将是祥瑞满地。

只是,皇帝会听吗?

殿中气氛一片压抑。

那些侍立在角落的宦者们,一个个额头冒汗。

武功侯可是将皇帝比作是好紫服的齐桓公,好细腰的楚灵王啊。

这种话,恐怕廷尉李斯都不敢说吧。

君侯如此大胆,皇帝会惩罚他吗?

最终,始皇帝只是摇了摇头,说道:“朕知道了,你出去吧。”

赵佗心中一叹。

拱手道:“唯。”

他沉默的转身,眼中有些悲哀。

这样也不行吗。

不过就在赵佗转身,正要离去的时候,始皇帝的声音从后方而来。

“祥瑞之兆,将止于麒麟。”

赵佗脚步一顿,脸上有笑意绽放,眼睛也明亮了不少。

皇帝,并非是真正的油盐不进。

这还是听劝的啊。

他转身,对着始皇帝行礼道:“陛下圣明。”

始皇帝微微摇头。

齐桓公好紫服的故事在韩非之书中就有记载。

上行下效嘛。

作为熟读法家著作的君主,始皇帝心里自然是清楚的很,在赵佗开口的时候,他就明晰了继续放任祥瑞之事蔓延下去,会对国家造成的危害。

但清楚归清楚,如果换成是其他人进谏,他这个天下最为至高无上的皇帝,或许会听,但不会是这个态度。

之前的祥瑞,关乎封禅之后的上天瑞兆,他不会去否认。

但之后,他将听赵佗的劝说,遏制这种行为。

看着眼前的年轻人恭敬向自己行礼的模样。

始皇帝眼中闪过一抹笑意。

这是自己的女婿啊。

虽然说的话有些扫兴,但对整个国家确实有利。

“赵佗宁愿触怒于朕,也要进谏,其爱朕与大秦之心,从未有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