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县城里, 林常胜两口子带着两个孩子走了。林小环去车站送,也没得个什么好脸色。

她算是看穿了,二哥真的靠不住啊。以前他自己不管孩子, 现在他自己愿意管了, 又算旧账,怪她这个当小姑的不管孩子。

虽然她没管,可二哥难道好意思说她?

林小环发现,讨好二哥还不如讨好安安了。好歹安安这个人还是讲道理的。

她回到家里,刘建设已经在家里了,脸色很不好,问她到底哪里得罪二哥了。

林小环也知道这事儿肯定瞒不住的。以前她总是吹二哥。现在有个人风吹草动,自然就传开了。都知道他二哥黑着脸来厂里找她的事儿了。这事儿总要给个原因。

林小环没办法啊, 只能把娘家那些人给出卖了。

对刘建设说,她才知道家里人对安安不好, 这次二哥两个孩子回来, 家里人又对孩子不好。所以二哥就知道安安以前没过好的事儿了, 新账旧账的算一块儿, 火气就有点大。

对她大概是有点迁怒,觉得她没帮着看顾孩子。

又说起原来给安安找对象的事儿是二嫂吩咐的, 二哥压根不知道,也把她连累了。但是误会已经解开了,安安也都知道, 安安也没怪她呢,所以二哥肯定也不会怪她的。过阵子写信联系就好了。

刘建设听了之后,也是连连皱眉头。觉得老家的人真是鼠目寸光, 拖后腿。连带着对林小环也有点儿看轻。

娘家咋是这么一群人呢?以前咋也没看出来呢?

刘建设丝毫没想过,自己曾经对安安也是漠不关心的。他眼里, 林常胜不关心的人呢,那也不用他关心。

但是这会儿出了问题,心里还是觉得是林小环的错。

“你以后长点心,可别学你家里人。这点事儿都办不好,你还咋转正?”

林小环被说一通,心里很不是滋味。

她是知道自己靠着娘家二哥,才能嫁到城里,有这样的生活。

可她和刘建设结婚多年,生了一对双胞胎儿子。难道就一点感情都没有吗,咋遇着问题就知道训她?

林小环悲哀的发现,自己这些年靠着别人,好像都没啥好处的。

靠着二嫂,被二嫂忽悠。靠着二哥,二哥是个甩手掌柜。靠着自家男人,男人从来没瞧得上她。反而是安安,虽然也没给她啥好处,但是安安和他们对比,竟然比他们都靠谱。

以前说安安会搅合家里,可是这次看看二哥另外两个孩子,直接放火,比起来,安安真是心善了。

林小环委屈的流泪,也不知道是为过去犯下的错,还是为自己错信的人。

相比之下,老林家的想法就简单多了。都在互相埋怨。

林长喜回来之后,听说了林有城和林有军干的事儿,也是在埋怨大房没脑子。

本来通过之前那些年的事儿就看出来,二哥就是个甩手掌柜,啥都不管的。二嫂也是个没良心的黑心肝。这两个人其实讨好不讨好的没啥意思。

主要是安安啊。她真的能给家里弄好处的。

这次都闹这份上了,能保一个是一个。竟然把安安出卖了。

二哥会不会对安安有意见,这还是其次,安安肯定是不会管着家里了。

孙银花也是怨两个孙子,但是还是替两人找借口,“这本来也是安安吩咐过的,倒是也没说谎啊。”

“安安承认吗?安安就算承认了,难道你们之前对孩子不好的事儿就算了,二哥就能不怪你们了?反正都要怪,何必把安安拖下水?”

“说白了,二哥那么生气,不只是因为两个孩子的事儿,更是因为安安。”

“也怪我不在家里,要不然,我也能帮着说话。他既然要求孩子劳动教育,咱可以说是为了教育孩子啊。只是没把握这个度而已。二哥难道能怪咱们?现在好了,全得罪了。”

林长喜说完,抱着脑袋。一脸无奈又满身火气没处发。

朱小兰冷眼看着这一家子,心里早就烦躁了。

她早看出来了,老大家就是专门拖后腿的。

被林长喜这么数落,林长福又不愿意了,觉得林长喜这是甩锅。“现在就怪我儿子了是吧,马后炮谁不会啊。你们都指望着老二,有城有军不也是为了这个家才去讨好老二的?他们两个孩子思虑不周那是正常的,我当时就想对老二吼出来的。他自己教不好孩子,怪谁?自己孩子折腾自己孩子,咋就能怪咱们呢?”

吴秀红立马道:“就是,咋啥都怪咱家呢,咱家也是为了这个家好。老二家里家教有问题。”

林水根拍桌子,让大家别吵了。“吵啥啊,反正老二和安安不管咋样想,老二总是要给咱们养老费的。要不然他就是不孝!”

孙银花心里惴惴不安,但是听到老头子这话,觉得有道理。

反正老二甭管咋样,总不能不管爹妈。

至于小辈们以后能不能得到老二的照拂……关她啥事儿啊?儿子靠不住,难道还能靠孙子?

不知道从啥时候开始,孙银花对家里孙子的偏爱,已经慢慢的变了味了。

她心里慢慢多了许多想法,总结起来就是,没一个孝顺的!钱才是最可靠的。谁给她钱,谁就是好的。

她喊林长喜,“老三啊,还是给安安写信,就说这事儿是老大家的胡闹的,和咱没关系哈。”

林长福和吴秀红:……

虽然不知道有没有用,但是林长喜也只能试试了。

……

首都这边,林安安倒是没关注老家的事儿了。基本上结果她也知道,林常胜不可能对老林家如何。

一来是亲人,打断骨头连着筋是他们的传统。二来就是他也不能对老林家人动手。

多半就是生个气,带孩子们回来了。至于以后对老林家人的态度,还说不准。

不过这些事儿对林安安是没啥影响的。她可不怕林常胜和徐月英回来找她麻烦。

甚至她还有心思准备写文章投稿。叫《姜小木进城记》。

当时林安安写军属文章的时候,她自己的故事化名就是姜小木。甚至当时为了不让人知道自己是姜小木,她也没写后续。

现在事情闹这一步,自然也不用担心别人猜出来了。

不过林安安写文章,并不是为了曝光自己在老家被如何苛待。事到如今,林安安并不需要通过这个事儿来获取别人的同情怜悯。或者对老家那群人声讨。

她主要是想写一篇文章,鼓励更多像主人格那样的孩子。生活在困境中,迷茫的人。

既然当初那篇文章反响不错,那看到的人应该还记得。

林安安就准备写后续。写写姜小木在劳动过程中,因为受伤,导致失去了干农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