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两极分化(第2/2页)

“我对张希扬的期待也特别高,但这首歌没有那么吸引我。”

“楼上你们认真的?还是我口味太小众了?这歌还不好?可能我矫情了,才听一半就掉眼泪。”

“我是张希扬的粉丝,我觉得这首歌非常非常好,无比感谢白帝,也欢迎乐坛大魔王归来!”

“张希扬怎么就是乐坛大魔王了?就这歌也能叫大魔王?”

“老张当年的热度,如果不是离婚的影响现在成歌王也不稀奇吧,再说他的唱功也不比歌王差,至于这首歌,我也很难评价,说不出来的感觉,但我确信我是喜欢的,或者说这首歌,我感觉好像是白帝为张希扬量身定做一般,所以歌名是《给自己的歌》。”

“这首歌一点都不比《消愁》差。”

“我只想说,这首歌不愧是张希扬的回归之作!”

“不敢苟同。”

“建议多听几遍吧,这首歌需要你反复去品,咀嚼出张希扬的味道,这首歌唱的,好像就是歌手自己的故事。”

啊这?

评论是不是有点两极分化的意思?

赵宇没有再往下翻,只是大致感觉自己的口味可以代表大多数。

因为热评前十里,除了不相干的评论外,六成都表示自己get不到这首歌。

“还得是《消愁》。”

赵宇嘀咕着换回了《消愁》播放。

这歌其实他都听十来天了,稍微有些腻,但还能再听一段时间。

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日子久了什么都会腻,毕竟很少有歌曲是你能连续听十天半月还一如初见的。

而在赵宇对白帝新歌失去兴趣的同时。

秦洲乐坛的一些人,也注意到了这首新歌。

“白帝?”

“张希扬?”

真是两个让人不得不在意的名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