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林老师把持不住了(第2/2页)

曲小伟笑道:“还是孩儿他干爹大方!”

林为民骂道:“有奶便是娘!”

曲小伟夫妇俩留林为民在家里吃饭,他也没有客气,坐在沙发上,趁曲小伟看孩子、刘海燕做饭的时候,拿起了桌上沙发上的一本杂志看起来。

曲小伟道:“为民,你看那期《燕京文学》。”

“咋了?”林为民翻阅着手中的杂志,《燕京文学》1983年第三期,没发觉什么异常,也没看到熟人的名字。

“贾平娃在上面发了一篇小说,叫《刘官人》。”

林为民看着目录,“看到了。”

曲小伟的语气里带着几分感慨,“想当年在文研所的时候你还记得吗?”

林为民顺着曲小伟的话,脑海中回想着文研所的生活。

“有一次大家聊天的时候不是还说吗?当时我们去文研所都是各个刊物推荐的,大家恨不得挤破脑袋进去,可就有人不屑一顾。

当时贾平娃不是没来吗?他当时都出书了,大家说起来那叫一个羡慕啊!”

林为民的脑海中想起了那次在食堂的聊天,确实有这么回事。

“那时候你还连一部中篇都没有呢,人家年纪轻轻就已经出书了。这才几年功夫啊,你小子小说一部接一部的发表、出版、改编。再看他呀,也就那么回事!”

刘海燕这时端着菜走过来,挖苦道:“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你小说一部接一部的发表呢!你现在一个文学爱好者,有资格瞧不起人家?”

曲小伟被她奚落,也不生气。

“这谈论的不是当时和现在的对比吗?为民的变化是真大啊!”

说着话,饭菜都端上了桌。

今天林为民和曲小伟没有喝酒,曲小伟晚上还得照顾孩子,喝了酒怕睡得太死。

吃饭的时候刘海燕问林为民,“你那女朋友现在在哪呢?”

“沪上演出呢。”

刘海燕感叹道:“难怪你们俩能成好朋友,找女朋友都得找个那么远的。”

她说这话自然指的是丈夫曲小伟和林为民,曲小伟和她是由笔友发展成恋人的,异地一年多才修成正果。

林为民这个就更狠了,出差认识的,还经常跑到外地去演出,写信都不方便。

曲小伟一脸贱笑,“你小子可有得等了。”

他笑的不是异地,而是年龄。

刘海燕也笑着说道:“我听淑芝说起来的都意外,你们得什么时候结婚啊?”

林为民一脸无所谓,“这有什么着急的,我们俩都那么年轻,不像小伟。”

林为民的反击很犀利,曲小伟一脸便秘的表情。

他去文研所那年都二十七了,今年整三十,林为民今年才二十三,就是再等三年也不过二十六而已,比当年的曲小伟还小一岁呢。

吃完饭又逗了会孩子,林为民离开了曲小伟家。

又过了两天,林为民接到了央视台长王风的电话,说《潜伏》的剧本初稿出炉了,想请他过去看看。

约好了在广播大院见面,隔天林为民抽空去了一趟。

见面是在王风的办公室里,除了有被王风从琴岛电视台挖到央视的任豪,还有王风从贵州请来的编剧唐佩琳。

说起唐佩琳,很多人都不熟悉。但要是说起他的代表作,很多人应该都不陌生——《敌营十八年》,国内首部长篇电视剧,也是谍战题材。

王风把他请来,可谓相得益彰。

因为林为民对剧本的苛刻要求,之前已经开过了好几次会,这次几人再次会面,唐佩琳掏出的初稿剧本让林为民看得频频点头,他又提出了一些更细致的处理意见,唐佩琳悉数采纳。

简单的碰头会开完之后,任豪和唐佩琳离开,王风却把林为民留了下来。

“林老师,其实今天找您过来,还有一件事想和您说。”

“什么事?”

“我们央视准备把《红楼梦》拍成电视剧,不知道您有没有兴趣?”

林为民听到这话表情意外,央视要将《红楼梦》搬上电视荧幕的消息已经传了好几年了,林为民也知道后世这部电视剧就是在这几年筹拍的,只是他没想到王风居然会邀请自己参与《红楼梦》。

“王台说笑了,我对《红楼梦》的了解属于小学生水平,哪里参与得了这样的鸿篇巨制啊!”

王风道:“知道您工作繁忙,还得写作。给我们《红楼梦》剧组当个顾问怎么样?”

“这……”林为民犹豫了。

他确实很忙,又要忙着《当代》的工作,又要写作,偶尔还要抽出时间参加点社会活动。

可这可是给《红楼梦》剧组当顾问啊!

真不是林为民虚荣,实在是央视这一版《红楼梦》的幕后顾问团阵容太过豪华了一点,随便点几个名字,沈从文、启功、周扬,都是这个级别的名字,包括林为民现在的老师万先生也在顾问团名单当中。

王风邀请自己当《红楼梦》的顾问,怎么听都感觉有点梦幻啊!

“王台,我还是那句话,我个人对于《红楼梦》的理解很粗浅,恐怕帮不上什么忙。”林为民忍着巨大的诱惑拒绝道。

“我们的顾问又不是一定非得是红学大家,您在戏剧创作上的功底深厚,在剧情的处理上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好的意见嘛。忘了告诉您,万先生也在我们邀请的范畴内,您二位师生共同作为我们《红楼梦》剧组的顾问,传出去也是一段佳话啊!”

林为民顺着王风的话展开思路畅想了一下。

他娘的,诱惑力太大,林老师把持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