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燃烧》(第2/2页)

搞定了《追风筝的人》的剧本,在纽约吃喝玩乐了一圈,结识了一些人脉,投资了《歌剧魅影》,最后就是他的那部小说《燃烧》。

达科塔公寓里有一台打字机,林为民之前写《追风筝的人》的剧本用的很顺手。

这回写《燃烧》,他直接弄了个双语版的,送给阿瑟·米勒的那部手稿打印的英文版,因为是有打字机,写的很快。

中文版的《燃烧》就要慢一点了,还没写完。

英文版的《燃烧》,除了送给老米的那份,还有一份打印版已经在昨天邮寄给了乔森。

既然是批判资本主义的书,自然不能只在国内发表,也得让老米瞻仰瞻仰。

在林为民的胡思乱想当中,飞机起飞了。

十几个小时后,飞机到了香江,需要在这里停一晚上。

林为民他们这群旅客把机场大巴拉到了附近的酒店,他们会在这里住一晚后再飞燕京。

到了酒店之后,林为民打算去外面吃顿晚饭,他找了一家茶餐厅,餐厅内的电视竟然正在播放《女医传》。

当初无线台说的好像就是六月份播出,那这个时候央视也应该正在播。

林为民津津有味的看了一集,尽管对白都是粤语,但不耽误林为民欣赏剧情,剧本都是他写的,自然对剧情一清二楚。

《女医传》投资规模巨大,全程都是实景拍摄,剧本扎实,最后的成片效果也表现不俗,至少对比现阶段无线电视台的制作水准要高出一个维度来。

茶餐厅吃饭的过程中,不少食客眼睛同样盯在电视上,聚精会神。

林为民吃完饭,和老板闲聊,他指着电视里正在问道:“老板,这部电视剧制作的还蛮不错,香江的电视台很少看到这些写实的风格啊!”

老板一听他的口音,道:“大陆来的吧?这部《女医传》据说是TVB邵老板砸了一千万拍的,真金白银来的,都是实打实的。哪里像以前的电视剧,布景假的要命!”

无线电视台在宣传《女医传》的时候,刻意避开了内地因素,只是提到了实景拍摄。

“收视率怎么样?”林为民又问。

“不知道,没关心过,不过我们家街坊邻居都在看这部电视剧就是了。”

老板的回答让林为民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看起来,《女医传》在香江的收视率应该错不了。

吃完饭,回到酒店睡了个觉,然后再次登机。

又折腾了几个小时,飞机终于在首都机场落地。

再次踏上燕京的土地,林为民的心中涌出一股久违的亲切。

不知不觉间,燕京这座城市在他心中已经变成了家一样的地方。

可惜,林老师游子还乡的激动还没释放完,就被冰冷的现实给打醒了。

“同志,没必要一本一本查吧?我这都是文学和文艺方面的书籍,没什么敏感的内容。”林为民无奈的对海关人员说道。

林为民很无奈,上回他去香江带回来的书很少,通关的时候只是翻了几本就让过了。

这回从纽约回来就不一样了,大几百本书,海关同志们的工作量相当大啊!

好在人家办事也灵活,直接调来了七八个人,加快效率。

“这个箱子打开看看!”

林为民打开了箱子,露出白色的外壳的机器。

“这是什么?”

“同志,这个是笔记本电脑,办公用的。”

“笔记本电脑?”海关人员相看着东芝T1000的外壳。

“就是便携式的微型计算机。”林为民解释了一句。

微型计算机,又或者叫电脑,海关人员当然见过,但是对于去年才刚推出的笔记本电脑却很陌生。

海关人员查看了一会笔记本,见没什么特殊的,便让林为民装了回去。

在机场被堵了两个多小时,林为民终于顺利通关。

接下来他又要面对一个问题,怎么把这么多的行李带回家。

林老师灵机一动,操着一口地道的纽约腔英语,招来了两辆皇冠出租车。

司机一看,呦!归国华侨啊!

倍儿热情,二话不说帮着林为民把东西都装上了车。

到了什刹海小院,司机师傅又热情的把东西给都搬了下来。

林为民高兴的付了车费,“师傅,谢谢了嗷!”

说完他便进了院子。

两位出租车司机,捏着票子,看着林为民的背影,心里五味杂陈。

你个燕京土鳖,装什么归国华侨?

he~t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