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送瘟神的效率(第2/2页)

国文社半个多月前向署里递交了关于恢复通俗文艺出版社运作的申请,中间隔了个春节就批下来了,效率不可谓不快。

一般只有送瘟神的时候,才会出现的效率。

通俗文艺出版社恢复建制,对于国文社来说是一件喜事。

这么多年时间里国文社拥有过很多副牌社,但真正能够发扬光大保留到现在都却不多,从改革开放以后副牌社陆续独立了好几个,通俗文艺出版社还是第一个重整旗鼓的副牌社。

收到批复,国文社做的第一件事是开会,将通俗文艺出版社的组织架构和规章制度给定下来。

这件事年前就在做,这会儿开会不过是走个形式,林为民兼任通俗文艺出版社的社长、总编辑,大家对此并无意外。

因为金庸作品集的审批被卡,林为民找上署里据理力争的事,大家早已知晓,通俗文艺出版社的恢复建制自然也不是什么秘密。

剩下的组织架构方面,行政人员基本都由国文社的相关部门兼任,只有业务部门要成立专门的编辑部。

通俗读物出版社并入国文社几十年了,当年的那帮编辑老得老、去世的去世,再想用他们是不太可能了。

林为民考虑到通俗文艺出版社刚刚成立,做的书都是通俗读物,业务量也比较少,又是副牌社,其他编辑室的编辑们对于抽调肯定多少有些抵触。

以前跟人聊天,一说在哪工作——国文社,别人都得高看一眼;现在聊天,一说在哪工作——通俗文艺出版社,介sei啊?

落差太大了!

林为民跟程早春商量了一下,通俗文艺出版社刚成立,怎么着也得有点福利,要不然大家凭什么来啊!

两人将职务评审委员会的委员们召集到一起开了个会,讨要职称名额,一番拉扯后,通俗文艺出版社获得了两个副编审、两个编辑的职称名额。

然后,林为民又将当代文学二编室那几个负责编纂金庸作品集的年轻编辑叫过来谈心。

从国文社到通文社,地位上的落差是避免不了了,但有了职称这个甜头,在林老师的一番劝导之下,几位年轻人欣然答应了改换门庭,加入到通俗文艺出版社编辑部的大家庭。

收了几个小弟,林为民正高兴的时候,佟钟贵找到了他,提出希望可以加入到通俗文艺出版社。

“你在《当代》干的好好的,怎么想着到这边来了?”林为民问道。

“我就是想在您手底下工作。”佟钟贵说道。

林为民沉吟片刻,然后说道:“小佟,我觉得你应该在《当代》继续干下去。你在那里这么多年,工作干的也很不错,冒然调到通俗文艺这边,太吃亏了。”

佟钟贵有些意外,没有想到林为民会拒绝他,但他也知道林为民是为了他好。

他有些失落的点点头,“那好吧,我听您的。”

虽然拒绝了佟钟贵,但林为民也受到了他一点启发,拿起了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