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群星闪耀(第2/2页)

金庸在林为民的陪伴下接受了半个多小时的群访,好不容易才挣脱了记者们的围堵,被带进了小房间进行单独采访。

今天发布会来了几十家媒体,但能有单独采访资格的媒体却只有几家重量级媒体。

不仅有《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报纸,还有央视和燕京电视台等电视媒体。

上次梁凤怡声势浩大的作品发布会有相关部门鼎力相助的成分,而这次金庸的作品集发布会靠的更多的则是他自身的影响力。

自五十年代创作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到七十年代写完《鹿鼎记》封笔,金庸的武侠小说创造了华语通俗文学史上的一个神话,极大的拓展了武侠小说这个通俗文学分类的边界和影响力。

七十年代开始,金庸的武侠小说小范围的传入内地,到了八十年代,得益于领导对于金庸武侠小说的喜爱,他的作品彻底在内地放开,成了无数国人闲暇之余消遣解闷的必备读物。

尤其是在八十年代中期以后,无线电视台根据金庸作品改编的武侠电视剧引进到内地,风靡全国、万人空巷,更助长了金庸的知名度和他的武侠小说的影响力,让金庸成为国内家喻户晓的武侠小说大家。

只说一件事,八九十年代内地武侠小说很多作家所写的作品,有相当一部分都是以金庸武侠小说为模板创作的。

那些冒名的就不提了,金童、金康、金庸新、金庸巨、金庸续等一系列仿冒名作者创作了一系列如《神箭金雕》《神雕侠侣前传》《魔女江湖》《续书剑恩仇录》《武林痴小子》《大侠风清扬》《九阴九阳》《天龙八部外传》等作品。

另外还有,笔名、书名都跟金庸没关系,但内容跟风金庸的作品,这类伪作通常是金庸原著的续集,模仿金庸的笔法来讲述全新故事,如果按照后世的说法,应该属于同人范畴。

其中比较典型的有沧浪客的《矫龙惊蛇录》,看作者名和书名跟金庸武侠小说没有一点关系,实则写的是《倚天屠龙记》续集、《乾坤残梦》写的是《天龙八部》续集,还有烟波客的《神雕奇缘》,是《神雕侠侣》的续集,等等。

在以上这些仿冒金庸的作品当中不乏精品之作,也受到了广大武侠小说读者的欢迎,读者们有时候明知道这是仿冒的作品,但看到跟金庸武侠小说相关的故事,还是会忍不住去购买和阅读。

不夸张的说,“金庸”这个名字,养活了八九十年代内地武侠小说的半壁江山,也收获了以亿为单位来计算的读者群体。

一整天的采访结束,金庸的神色疲惫,精神却有些亢奋。

林为民作为地主,今天一直陪在金庸这里,金庸忍不住对他说道:“林先生,我的小说交给你们国文社没有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