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世界文学名著文库》(第2/2页)

他的话代表了一部分人的心声,林为民要搞《世界文学名著文库》,最大的问题在于投入过大,大家挨累不说,万一到时候没大家想的那么受欢迎,就得不偿失了。

“建根同志,看事情不能只看表面。

我给你举个例子,米国的米国文库从1979年出版,搞文库所费巨大,初期出版社肯定是要亏本的。但人家还是坚持搞,为此不惜去找基金会募捐。

米国那边跟我们不一样,人家是资本主义社会,凡事讲求个利益,可人家在搞文库时却做了个突破,完全忽视了效益的问题。

我们中国是社会主义社会,难道还不如人家米国人?

米国、英国、法国、德国、苏联……这些国家有一个算一个,或早或晚都完成了各国的《世界文库》项目。

法国的七星书库大家都应该听说过,人家做了半个世纪,利润微薄,可还是坚持在做。

为什么?难道法国人就不知道做这个东西没那么赚钱?

他们当然知道做这个东西没那么赚钱,可他们更知道,这种《世界文库》项目是一个国家最高出版成就的体现,也能够带给这个国家的文学爱好者无限的滋养。

大家要记住,我们是国民文学出版社,是一国文学之至高殿堂!

这种事,如果我们不去搞,还让谁去搞?”

话说到最后,林为民的表情严肃、语气铿锵有力,最后一个反问振聋发聩,让不少心存反对的人不禁反思。

是啊,大家都知道《世界文库》这种项目难搞,可如果国文社都不去搞,在我们国家还有谁能搞?

退一万步讲,真的有出版社搞了这个项目,恐怕国文社上下羞愧自尽的心都该有了。

以堂堂国民文学出版社之尊,《世界文库》这种项目居然被其他出版社捷足先登,他们有何脸面面对那些建社的元老们?又有何脸面面对几十年如一日支持国文社的庞大读者群体呢?

在林为民的话讲完之后,会议室内陷入了短暂的沉默,众人心思各异。

林为民也没兴趣去挨个说服这些人,该讲的道理都讲完了,他提前做好了程早春的工作,书记那边也通过气了,大家能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

“前段时间我已经让人采购各国文库书目,最近一个月应该会陆续邮回来。到时候外文室和古文室的任务最重,你们要抽调精兵强将,先熟悉书目,以之作为参考,进行论证。”

两位编辑室主任艰难的点了点头,林为民坚持要搞,又跟其他两巨头打好了招呼,他们即便反对也无济于事。

散了会,两位主任不由自主的走到了一起。

“唉!真是领导动动嘴,小兵跑断腿啊!”

“没办法,摊上这么年轻的总编,真怕把我这老胳膊、老腿儿给折腾散架了!”

二人发着牢骚,颇有种同病相怜、难兄难弟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