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前无古人的记录(第2/2页)

“成本高了没关系,定价高一点不就完了?”

“贵点怕什么,小孩子买书看价钱吗?”

为了收割小学僧们的零花钱,林老师丧心病狂,手段极其残忍。

他不相信,这帮小学僧能够拒绝彩色版、带有插画的《千与千寻》单行本。

年末冲业绩,林老师也不容易。

一部十几万字的童话小说,编审难度并不大,国文社随便找个编辑就能搞定。

但在插画设计上,林为民的要求却很高,沟通了半个月时间,画了好几版人物和场景图,才达到他满意的水平,完全是照着原版来的。

一月初,刊载着最后一期《千与千寻》的《儿童时代》如期上市,这期首印便是280万份。

因为有着上一期的预告,所有读者都知道《千与千寻》的故事将在这一期迎来大结局,翘首以盼的等待着这一天。

是以,1993年一月号的《儿童时代》一上市,便受到了读者们的疯狂抢购,大家都想先睹为快,看看小千寻到底有没有救回父母亲,还有故事中众多人物的结局。

伴随着《千与千寻》大结局的连载完毕,国文社的单行本《千与千寻》也如约而至。

国文社有些人认为在《儿童时代》正畅销的时候出版发行《千与千寻》的单行本是个不智之举,毕竟《儿童时代》还在销售,肯定要分流一部分读者。

但他们还是低估了《千与千寻》的魔力。

首印50万册的《千与千寻》,在全国各地书店、邮局摆上书架后,面对的是比一月号《儿童时代》更大的抢购风潮。

《千与千寻》连载八期,时间跨度超过半年,读者潜力已经充分挖掘,可以说横扫国内十六岁以下年龄段的读者,同时在十六岁以上的读者群体里也有一定的市场。

在单行本上市仅一周时间后,50万册《千与千寻》宣告售罄。

这个速度创下了林为民作品,不对,应该是中国当代文学作品有史以来的最快销售记录,国文社见此情况紧急加印100万册发往全国各地。

这个消息一出,国内文学界再次震撼于林为民的读者号召力。

一周50万册,这是个什么概念?

这么说吧,林为民的《霸王别姬》如今在国内的销量已经突破了600万册,放在当代文坛,能有这个销量的作品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只有一些出版数十年的古典文学名著可以与之比肩。

但以《霸王别姬》的受欢迎程度,销量突破50万册也花了近三个月时间。

而《千与千寻》,竟然将这个数字提前到了一周,这样的受欢迎程度,已经超出了文学界很多人的认知,他们甚至无法用常理去理解。

没经历过粉丝时代的人们是很难理解这种狂潮的。

当然了,《千与千寻》的受欢迎是建立在作品本身上,所以比之后世那些粉丝经济的产物,吸引力要更持久、受众也要更庞大。

也因为《千与千寻》的受欢迎,林为民这个名字已经彻底烙印在了这一代少年儿童的心目中。

以往林为民写的东西都是给成人看的,即便他的名声很大,但在国内的少年儿童群体当中也只是听说过他的名字而已。

这次《千与千寻》的横空出世,让林为民赢得了无数少年儿童的喜爱。

不是以享誉海内外的大作家林为民的身份,而是以《千与千寻》的作者这个身份。

这种童年滤镜,哪怕是再过几十年,也无法从这些孩子们的心中抹去,成为他们人生当中最美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