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未出先火(第2/2页)

这群人在报纸、杂志上发表文章批评国文社和新生的布老虎丛书,获得了很多文学爱好者的支持。

可也有很多人看到国内纯文学的式微,认识到传统的“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被动运作方式早已过时。

新时代的纯文学,不能固步自封,就应该有这种敢为天下先的尝试。

还有人认为,国文社的步伐太过激进,毕竟是国家级出版社,在中国文学界拥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如此赤裸裸的推崇商业化,有失大社风范,给很多出版社做了一个不好的示范。

社里的几个刊物头头这几天聚在一起,没事就要吐槽一下林为民。

“会上把我们骂的狗血淋头,说什么不让改革。自己改革起来,比我们还激进。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啊!”

“可不是嘛!花那么多钱,老程这几天心疼坏了,看谁都不顺眼!”

“能不心疼吗?那可是百万稿酬啊!为民是真敢放卫星,这么些钱要是发工资,都够发三个月的了。”

……

不管是外界的各种声音,又或者是国文社内部的讨论,对于林为民来说都无关紧要。

他要的是宣传效果,很显然“百万稿酬征文”这一波,完美的达成了他的目标。

布老虎丛书之名,在短短不到半个月时间内,红遍大江南北。

这就够了!

腊月二十九,还剩下一天就过年了。

燕京城的街头充满了节日气氛,国文社内部也被喜气和懒散的气氛包围。

今天社里发过年福利,员工们一水儿的都在聊天摸鱼。

忙了一年了,好不容易到过年了,当然要好好歇一歇。

总编室的小年轻敲响了林为民的办公室,进来问道:“总编,您的那份福利都准备好了,给您装车上?”

林为民沉吟了一下,“别了,搬招待所去吧,给贾平娃送过去。”

“是。”

林为民家里过年从来不缺年货,国文社、人艺、戏剧家协会、中华文学基金会、中国青少年教育发展基金会,每家单位在过年之前都会送来一份年货。

前段时间贾平娃跑到燕京来闭关写作,被林为民关进了后楼的小黑屋,到现在一个多月了,如同苦行僧一般,每天闭关不出,勤勤恳恳的写作,年关将近,也丝毫没有出关的意思,林为民看着都有点不落忍了。

这是多好的苗子啊!

林老师这人黑心归黑心,但毕竟还没黑透。

送份年货,也算是慰问一下平娃同志这些天来的勤奋写作了。

林为民吩咐下属去送年货后,继续忙着手头的工作。

布老虎丛书的商业化运作,在中国出版界是第一次尝试,林为民为此特地向罗杰·斯特劳斯、乔森·威廉姆斯、加里扬等几个合作过的资深出版人咨询了一番。

他们几个供职的出版社都是大型出版社,有了这群智囊,林为民对于布老虎丛书的策划和发展路线越来越清晰,也更加有了信心。

“当当当!”

敲门声响起,林为民以为是去送年货的下属回来复命,低着头说了一声“进”。

“林老师!”

林为民抬起头,没想到竟然是贾平娃。

闭关近五十天,贾平娃面容憔悴,但精神抖擞。

林为民以为他是特地过来说感谢的,刚想说话,贾平娃却将一摞厚厚的书稿放在他的办公桌上。

“这是……”

“书稿,刚刚写完。刚才您让同事去给我送年货,我想着先来给您报个喜!”

贾平娃说话的时候脸上挂着几分笑容,那是创作完一部作品之后的满足。

对于作家来说,完成一部作品不仅有成就感,同时也有结束了“牢笼生活”的畅快。

林为民惊喜的站起身,翻了翻书稿,说了一句话,贾平娃表情惊讶,充满了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