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章 格格不入(第2/2页)

“在《三国演义》之后播出,也不知道《警察本色》能不能挺住。”海晏的语气带着几分担忧。

魏人说道:“电视剧是我们一点一点打磨出来的,别那么丧气。就算比不了《三国演义》的收视率,应该也不会太差的,毕竟质量在那。”

“我肯定不指望能比得上《三国演义》的收视率,能有个15%我就知足了。”

任豪在央视工作了多年,他笑道:“你这个要求可不低啊!”

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电视台数量少,电视机也还未普及到大多数家庭。并且电视台也不接受广告业务,所以在当时并没有收视率统计这个概念。

直到改革开放之后,全国各地都开始兴办电视台,连县一级的地方都有自己的电视台,电视节目类型和数量开始井喷,对于广告商来说投放广告的渠道变多了,但是如何投放广告却缺乏一个维度标准,中国的收视率统计机制这才应运而生。

现在这个时候,没有尼尔森,也没有索福瑞,也没有全国网和城市网的区别,央视搞的收视率统计方法还是原始的日记卡法。

在城市中根据人口数量随机挑选出1-2千户的样本户,1个样本户就代表这个城市中某一比例的电视用户,然后样本户家庭每天填写日记卡片来收集当天看了什么节目的信息。

这种统计方法因为是靠人主动填写信息,所以误差比较大。

后世,人们经常在讨论一些八十年代播出的电视剧,收视率动辄就是90%以上,这其中有统计误差的原因。

当然了,那些神奇的收视率大部分都是真的,至于九十年代之后电视剧收视率迅速下滑,主要原因是各个地方电视台的不断崛起,收视率分化成为必然。

再加上老百姓娱乐手段的不断丰富,晚上看电视已经不是唯一的选择了。自然不可能再存在像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中期那样,家家户户到了晚上就窝在家里看电视的盛况了。

所以这两年,央视的收视率一直在下滑,电视剧收视率普遍在10%上下浮动,这个收视率算是央视的基本盘,已经算是很不错的收视率了,只有像《渴望》《编辑部的故事》这种爆款电视剧才会创造惊人的收视率。

《三国演义》已经在央视一套播出有一段时间了,根据央视的统计,收视率也就是22%、23%左右。

这个数字看起来当然没有90%来的震撼,但在全国范围内依旧是无可撼动的王者。

毕竟在这个年代,只有中央电视台一套能够做到覆盖全国大部分区域,其他几家上星卫视的覆盖率远远无法和央视一套相比。

“主要是我们的电视剧质量不差啊,我要是定个太低的目标,我怕你骂我!”海晏笑着说道。

任豪哈哈笑了起来,“是不能定的太低,得有心气儿才行。15%不够,我看20%还差不多!”

魏人也插话道:“要定就定个大目标,我看30%就不错。”

几人喝了点酒,张口就来,一旁的佟钟贵看着放浪形骸的几人。

感觉与他们格格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