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章 多谢观众包容(第2/2页)

除了这些人,林为民竟然还在舞台上看到了于是之。

“老于怎么也来了?”

林为民轻声问身边的刘锦云。

刘锦云说道:“这次很多院里的老同志都参加了,于老师也不能落了,他身体不好,但演个过场角色没问题。我们当时是这么跟他说的,他一口就答应了。”

听完了刘锦云的解释,林为民点了点头。

演了一辈子戏,于是之对于舞台的热爱,超出一般人的想象。

现在的他,老年痴呆症的症状已经很明显了,而且失语情况也时有发生。

林为民在观看着台上的表演时,内心都忍不住替于是之捏了一把汗。

于是之的戏份并不多,跟演过《雷雨》《虎符》等剧,也是人艺扛把子之一的朱琳扮演一对夫妻。

台上,两人正搭着词表演着,于是之的台词突然卡住了。

林为民在台下看出于是之的表情带着几分急切。

他忘词了!

“钥匙,你是不是找不着钥匙了?”

和他演对手戏的朱琳经验丰富,一下子便看出了于是之的窘况,立刻接下了台词。

于是之立马点头,“当然!”

这两句话看起来都是剧本上没有的,但两人的临场应变反应迅速,配合的十分完美。

演出临近尾声,舞台上音乐响起,听着前奏,林为民感觉非常耳熟。

“都说冰糖葫芦儿酸

酸里面它裹着甜

都说冰糖葫芦儿甜

可甜里面它透着那酸

……”

恍惚了好几秒,他才终于反应过来,这不《冰糖葫芦》吗?

想着《冰糖葫芦》这出话剧的名字,他恍然笑了起来,问刘锦云:“老刘,你们可以啊,现在搞话剧都得给配乐了!”

刘锦云闻言有些得意,“《冰糖葫芦》是院里今年的大戏,我们这不也是为了找点宣传点嘛!”

他说着又给林为民解释了起来。

《冰糖葫芦》这首歌是去年年初发行的,演唱者是冯晓泉,他也是这首歌的作曲,而这首歌的作词人正是燕京文化艺术音像出版社的张和平。

人艺想给《冰糖葫芦》这部话剧找点噱头,便想到了《冰糖葫芦》这首歌,又通过张和平拿到了这首歌的授权,这才用到了舞台上。

“话剧也能有自己的专属主题曲,这在国内的话剧历史上,恐怕还是第一次吧?”林为民笑问道。

刘锦云点了点头,脸上露出几分骄傲之色。

话剧正式结束,演员谢幕。

首都剧场内爆发出热烈且经久不息的掌声,这是观众对于人艺的格外偏爱。

舞台上,演员们的年龄普遍都在六十岁以上,这些都是人艺的功勋演员,在舞台上演了一辈子戏,听了一辈子的掌声,可今天晚上的掌声对于他们却充满了特殊的意味。

其中好几个人已经告别舞台多年,若不是《冰糖葫芦》这部话剧,他们也不会有重返舞台的机会。

掌声如雷,台上的演员们鞠躬致谢。

几分钟后,谢幕结束。

刘锦云陪着林为民来到后台,跟演员们打招呼。见到林为民,大家分外热情。

不过比林为民更受欢迎的,是被陶慧敏抱在怀中的小豆包。

可惜这小丫头不是个安分的主儿,到了后来,身子就扭来扭去,非要从陶慧敏的怀里下来。

后台多好玩啊,演员们穿着演出服,脸上画着各样的妆容,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别跑!你给我站住!”

离了陶慧敏的怀抱,小豆包如狡兔出笼,起个外号叫“撒手没”也丝毫不为过。

小短腿儿噔噔噔的跑起来,几步就混在了人群中。

陶慧敏焦急的追在她的身后,母女俩一个逃、一个追,小豆包还以为母亲在跟她玩捉迷藏,陶慧敏越追,她逃的越厉害,边跑还不忘发出一阵稚嫩又透着几分顽皮的笑声。

“慧敏,别追了。后台都是自家人,不碍事。”

坐在后台正卸妆的金雅琴对陶慧敏说了一句,她这才喘着气停了下来,“这个疯丫头!”

小豆包穿梭在人艺的演员堆里,叔叔阿姨、爷爷奶奶的叫个没完,哄得后台的演员们乐不可支,大家对于这个古灵精怪和娇俏可爱的小家伙喜欢的不得了。

在小豆包混在人艺演员中间充分施展自己魅力的时候,林为民正在与于是之聊天。

今天是于是之阔别舞台四年之后第一次登台,他在舞台上出现了失误,多亏了朱琳反应敏捷。

对于向来在舞台上追求完美的于是之来说,这是不可接受的。

这会儿他神志清醒,身边还有家人陪伴,只是情绪有些低落。

“多谢观众包容。”

他念着这样一句话,然后在家人的陪伴下离开了首都剧场。

离开前,于是之已经和刘锦云打了个招呼,《冰糖葫芦》接下来的场次,就让别人取代他吧,他不想自己在舞台上给观众们最后留下的记忆是残缺的。

这个夜晚,一个演员以一副苍老的病躯谢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