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钟鼓楼

岳县的人变多了, 最有庆幸的莫过于辛铃,方雪兰,方露这一批最后一批不需要大学文凭就可以考吏事的人了。

不同于杨白鹰异于常人的优秀, 辛铃和考进来的女孩子们没有像杨白鹰那样大的排面, 不过她的阿娘和阿耶也时常在朋友聚会之中提起自己的女儿在做吏事, 然后收获一众羡慕的目光。

现在大新初建,辛铃等人算的上是很厉害的了。

辛铃现在都还记得自己当初公布名单之前的时候, 自己是紧张的一晚上都没有睡好。

而且公布当天也是的情况也是相当的精彩,有看到自己没中, 从而晕倒的,还有那个上次因为杨白鹰被保送而口吐白沫的书生,这一次他不负众望的再一次上演了口吐白沫当场晕倒的绝活。

辛铃在一众名单上找到了自己的名字,开心的就差蹦起来,和她一起来看放榜的父母也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周围的百姓叽叽喳喳的叫了巡逻的士兵将晕倒的书生送到医馆里去, 只不过他们的嘴倒是也没歇过:“这人上次是不是就晕倒了,我怎么瞧他怎么眼熟呢?”

“你别说还真是,是不是上次那个杨娘子保送的时候晕倒的那个啊?”

“好像就是。”

“这当吏事可真好,我以后也要让我的孩子好好学习。”、

辛铃没有拥有杨白鹰那样轮岗实习的机会,而是直接被分到了民生部做事。

她刚入职的第九天,就知道了楚娘娘即将自立为王的》消息。

那一刻的辛铃捂着胸口,感觉到一股热烈的情绪在心中迸发,第一次经历这样的情绪的辛铃不知道该如何去描述这样的心情,她只觉得激动之余又带了些感动。

辛铃着手参与了《江南周报》最后纪念日的一期民生部所写的内容与排版,这也是《江南周报》的最后一期,因为以后报纸的名字将会更名为《大新周报》

辛铃一边排版, 一边想象着这报纸印刷出去到底会有多么巨大的影响。

辛铃忙完了周报的事情,现在手头上的事就只剩下和科研部交接的大时钟这个项目。

辛铃听说这个项目是楚娘娘, 哦不,大新的圣人亲自批的项目,圣人对此很重视,所以这个项目是科研部的施部长亲自做的。

辛铃早就听过这位施部长的大名,因此她第一次和科研部接触的时候,特地早早的就去了科研部的办公室等待。

结果等到她工作都交接完了,还未瞧见那传说中的施部长的身影。

和辛铃交接完毕的尤江雪问道,“辛吏事怎么还不走啊?”

辛铃小声地说:“我想见见施部长,她是在外面去视察了吗?”

辛铃很快就瞧见尤江雪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你记住了,要想见施部长的话,一定得下午来。”

那时的辛铃还以为这位施部长上午都在忙别的事所以一般都不来办公室,现在的她已经明白了,总而言之有事下午去就行了。

辛铃后面也去看了几次大时钟的进度,她只能说科研部不愧是科研部,她去旁听了几回,完全感觉到了自己的无知。

尤其是施部长所说的那些东西,她感觉自己就是在听天书。

尤其是她觉得能将大时钟做出来已经是很了不起了,她还听见施部长声音带了一丝不确定,“你们说,要不刻点花纹吧,这光秃秃的是不是太丑了。”

辛铃瞳孔地震,大为膜拜。

这才是真正的大佬。

*

扬州从前是有一个钟鼓楼的,只是从现在扬州的城建来看,这个钟鼓楼就显得十分的老旧了,他的构造样式也是十分的简单,一个不算太高的小塔楼,走到顶部便是能瞧见一个大大的更鼓。

从前大骊有宵禁的规矩,一到了宵禁的前半个实诚,便有专人敲击鼓面一下,表示宵禁的时间还有半个时辰就到了,该回家的赶紧回家。

到了宵禁的时间会再击鼓三下,表示宵禁的时间已到。

钟鼓楼从前是做提醒百姓时间的用途,所以楚旋也选择将这第一个大时钟摆放在这里。

当然,民生部的人也实际探查过,钟鼓楼的这个位置已经是绝大多数的人能够瞧见的位置了,至于瞧不见的人,后面会再做一个时钟,在另一个地方放置。

施嫦为了这个时钟可是天天都泡在平板里,她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全是资料和图纸。

她就不信了,这什么西方人搞出来的玩意她就搞不出来了。

这其中当然不乏很多失败的过程,发条不动,秒针不转等等。

发条是重中之重,所以在储存和释放能量的弹簧制作上,施嫦也是尽力的精益求精。

整个科研部的人疯狂加班,终于攻克了发条的问题。

紧接着后面的工序就简单许多了。

而且施嫦真的在上面雕刻了花纹,只不过雕的是她最爱吃的零食辣条魔芋爽螺蛳粉等等。

看到时钟实物的楚旋:“.这花纹倒是颇有你的风格。”

楚旋打量着面前的时钟的大小算是偏中等的,虽说项目是大时钟大时钟,但是以大新目前的生产力以及技术来说,做到这个大小就已经是极限了。

楚旋不得不说自己很佩服施嫦,原本她以为这个时钟会花上很长的时间,没想到施嫦自己不吭声的默默加班,还真给搞出来了。

施嫦似乎是看出了出了楚旋的表情,她切了一声,故作轻松道:“还是咱们老祖宗留下的机关精巧之术更难,这种程度的西方玩意,洒洒水罢了。”

随后施嫦将平板递给楚旋,又说:“对了,这次制作这个时钟有不少工人都参与了,凡是参与了的,我都申请发笔奖金,你没意见吧。”

楚旋点头,“没意见。”

时钟摆上钟鼓楼的第一天,正好是周末,休息的人很多,引起了百姓们的围观。

朱邪阿兰也准备去看看,她现在在工厂里做工人,因为表现优异,平时又踏实肯干,上个星期还被提拔成了小班长。

草原人已经完全融入了在江南的生活,他们的口语也在和中原人的日常交流中取得了飞速进步。

甚至他们还学会了如何砍价,以及在卖东西的小贩说这个价格不能再少的时候说,“什么,我听不懂。”

朱邪阿兰现在已经很少想起在草原的生活了,在这里不用吹冷风,不用担心没有食物,不缺盐,甚至不缺茶和糖。

也许这样想是对草原的一种背叛,但是现在如果让她选,她不会选择回去。

朱邪罗洛在小学堂上小学。

其实她的年纪超了入学年龄,但是幸好教育部向下了通知,针对曾经的草原人可以适当放宽年龄限制。

这也是为了让这些草原人能够完全融入的一个办法,将他们开始学习大新的文化和知识,那么他们将不会再有排外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