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鲸吞(第4/5页)

冷侯道:“嗯,没白出去历练,也算有些长进。”

一家人商议毕,便安心地等来年任满。冷侯想得比他周到些,问了些南方的情况,又问:“你临行前交待好了吗?”

“交待什么?我可不能告诉他们我要回来。”

冷侯问道:“你故意路上生病的?”

“董先生都死了,病也是随便生的吗?爹,我可不是装病啊。”

“也罢。过两天陛下召见、政事堂询问,你记得好好说话。”

“爹放心,我会好好奏对的。”

冷侯又让备了礼物,等冷云病情好转,与他往郑侯府里拜会一回。冷云见带了许多的礼物,问道:“爹,这是干什么?”

“他家的阿霖订亲,你随我道贺去。”

“那个小丫头……哦,也不小了。男家是谁?”

“广宁郡王。”

冷云想了一下:“是个老实孩子啊。就是太闷了,又太软,也不上进。”

冷侯道:“不许在他面前说这些,这门亲事是陛下定的。”

“哦。婚期定在什么时候?”

“明年秋天。”

到了郑府,父子俩口风很紧,只说冷云想家了借机回来一趟。

冷云道:“巧了,能吃喜酒了!”

郑熹心道:喜酒要到明年秋天了,你是不想回去了吧?说出来的话仍是十分的体贴:“瘦了,是该回来好好养一养身体。上次见你还没有这么憔悴,可是遇到什么事情了?”

祝缨的人跟着冷云回京的,郑熹早就知道冷云不打算回去了。

冷云道:“就是气候不惯。我这几年看着死了几个县令了,到现在还缺着俩呢!”

郑熹道:“也就子璋还能熬得住。他没给你添麻烦吧?”

“他要是麻烦,别人是什么?”冷云说,“就他一个省心的,别人都不是省油的灯!”

郑熹道:“他自己倒有了些麻烦。”

“咦?我可没听说。”

郑熹道:“为了獠人的事儿。”

“他那不是挺好的吗?”

郑熹一听就知道冷云是不管事的,对獠人的事情没有怎么参与。冷侯也听出来了,问:“是什么样的事?先前没听说呀。”

“他又上了一表,再添两县。”

“这是好事。”冷侯笑道。说着,看了冷云一眼。

“遇着出题目的人了!”郑熹说。

祝缨给白面、长发、山雀三家请敕封,说明了三人地方不如阿苏县和塔郎县,位置也更偏僻,所以请的品级不是六品是七品,相应的赋税也要少一点。

冷侯道:“这说得挺对。”他拍了拍冷云,让他别傻看着,问他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冷云只见过苏鸣鸾一个人,别的他什么都不知道,鸭子听雷似的。

郑熹道:“于是有御史怀疑他是不是在做假。说是先前二十万大军,耗资巨亿都没能成的事儿,凭他一个年轻人,没有大动干戈怎么可能做得成?一个两个,还能说是惊喜巧合,多了就成了怀疑了。”

冷云骂道:“哪来的瞎子胡说八道?朝廷税赋是假的吗?”

“羁縻县缴的那些,说他的南府代出也出得起。万一是压榨百姓增加的赋税,串通獠人作假换他的前程,那还是划算的。”

冷侯道:“我怎么记得韦伯中去过南府?还进过山的?”

“为了一身朱紫,弄个假寨子也是可以的嘛!毕竟,大家都知道子璋的胆子大得很。”

冷云深吸一口气:“我对陛下讲去。”

郑熹问道:“你进过山?”

“额……”

郑熹道:“陛下问起的时候你就照实说,他的事儿且有得磨呢。政事堂也不喜欢节外生枝的人,我看陛下也未必喜欢。”

“到底是谁啊?”

“一个蠢物。”

冷侯向郑熹确认:“真不用——”

郑熹摇了摇头:“万一有说得对不上的,落下话柄对大家都不好。”

冷云道:“那就派个使者去看看!”

郑熹冷笑道:“去宣敕则可,去查么——”那就是怀疑祝缨,是调查了。不戳破这层窗户纸,派人去看大家当不知道。戳破了,就得打嘴仗得说明白了。

现在御史说,你没问题为什么不让查?是不是心虚?郑熹就要反过来问,羁縻本来就难,再把事情搅黄了、寒了人的心,你负责?那一边又说,为朝廷办事,怎么能一点儿委屈也受不得?郑熹就说,你怎么不委屈一下?

总之,僵住了。

这是这刚才发生的事情,还没传到冷侯耳朵里。

冷侯道:“这朝廷还轮不到他们胡闹!”又问郑侯哪儿去了,郑侯说是陪夫人回王府看高阳郡王去了。冷侯父子没等到郑侯,坐一阵儿就走了。

冷云在京里又多一件心事,很快,他被召去叙职,接着被政事堂留了下来。

王云鹤稍稍有点担心,因为刘松年把韦伯中骂了个狗血淋头,觉得这货脑子不够使,从头到尾都被祝缨牵着鼻子走,又骂祝缨小聪明,弄得现在许多细节韦伯中他答不上来。王云鹤只好问冷云。

冷云也是不太清楚的。

王云鹤愿意相信祝缨,每年钱粮上缴不是假的,祝缨送来的赵苏不是假的,上次进京带着的獠人孩童也不是假的。他与刘松年都是人精,只要他们想,无论是祝炼还是赵苏,祖宗八代都被套出来了。

不假。

从冷云这里问不出什么来,王云鹤只得放他走。施鲲旁观了整个过程,道:“做事的时候一个比一个躲得远!疑质的时候却冲在了前面!”

一旁钟宜慢条斯理地说:“这一本确实令人惊讶……”

“过了年,他就在那个地方整八个年头了,”施鲲说,“也该收获了。”

就是他,也想看一看收获。

王云鹤道:“先放一放,年后再议。”

临近新年,这事也就暂时放下了,再吵,皇帝该不高兴了,那才是要麻烦了。郑熹这里又忙上了,祝缨在京中存了不少东西,赵苏听到郑家有喜事,就以祝缨的名义送了礼物过去。郑熹正好留下他询问山中情形。

赵苏道:“学生也只对阿苏家更熟一些,其余知道的都告诉大人了。不过义父做事从不务虚,他说有,必是有的。”

郑熹皱眉。

还是王云鹤了解皇帝。过完年,皇帝先等不及了,皇帝要的是一个四海归心、四夷咸服。

他命将祝缨历年的上书拿了出来,比对着本次的上书,认为所述内容越来越详实,应该是真的。皇帝拍板决定下敕,准了。

既然准了此奏,相应的官服、官印之类也要准备。还得给三县定名,从音译而来,路果的长发家占便宜,因为发音有点像带了“恩”字音,皇帝给定了叫天恩县。喜金的白面家叫永治县,山雀岳父则因发音叫顿县。花帕族名定叫“锦”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