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第2/5页)

他就是不知道跟工人打交道应该用什么标准格式。

被工人们几句话一闹,他就被架在台上,不知道说什么好,感觉能说的话都被工人说尽了。

傅融站出来,对工人们说:“就算将来港口主要使用无人设备,那些设备也需要有人维护,会维护的人工资就比现在的高。”

“那我们这些什么都不会的呢?就活该被饿死吗?”

“就是!”

“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单位是国家所有制!你们不要干资本家才干的事!”

下面一片混乱,最后惊动了白处长的上级,一位做群众思想工作起家的老干部出场,才镇住了这些工人。

老干部已经一头白发,这些工人的父辈都是他的下属。

他看着那些工人,对他们说:“我这把年纪了,还新学了怎么用电脑,你们自己看看,你们的头发都是黑的,还能抬得动一百多斤两百斤的东西,却说你们什么都不会?不会就不能学吗?

港口要学的东西能有多复杂?

就一点点都不肯进步?你们是想让整个国家都陪着你们一起停留在刀耕火种的年代?”

尽管工人们还是不服气,但也无法反驳老干部的话,只得暂时偃旗息鼓,各自散去。

白处长大大松了一口气,迎过去:“老领导这番话,高屋建瓴,意义深远,让我听了……”

“行了!这会儿还有心思拍马屁,我告诉你。这件事,还没完,我问你,你想好将来要怎么合理安置工人了吗?”

白处长:“那……那不就是上级让我怎么干,我就怎么干吗?”

“上级让你妥善安置员工,你怎么办?”

“让他们内退?”这是白处长能想到的最优解了。

把老领导气得一口气快没抽上来:“他们中最年轻的多少岁,你知道吗?”

白处长:“……”

他真不知道,上岗之后,他只扫了一眼员工人数,还有工资支出,费用支出,至于员工档案,他从来都没有碰一下。

“最年轻的才二十岁,你让这年纪的人内退?”

“那……二十二岁的留下来?港口不是也不可能完全无人化嘛。”

老领导现在确定,这货就是个废物,脑子是空的。

一旁的傅融回应道:“距离完全建成,起码还有几年的时间,现在根据紫金公司的规划,一步步让年轻的员工学习适用的技能。

到时候快要退休的员工可以办内退,等待正式退休。年轻员工可以继续在码头工作,不会影响他们的收入。”

接下来,傅融如数家珍一般,报出港口内不同年龄段的员工数量,还有各个岗位上不同员工的年龄和技能情况。

老领导听了连连点头:“小傅在工作上是用了心的。”

白处长忙跟着陪笑:“是啊,小傅很好,我经常让他在基层多多学习,锻炼,获得宝贵的经验……”

老领导没看他,而是对傅融说:“你给我一个详细的报告,把现阶段工作的推进情况,还有人员安排的计划都写明白。”

傅融点点头。

老领导又补充了一句:“你直接交给我就行了。”

意思是不用交给白处长,直接跳级给他。从官场逻辑上来说,本不应该如此,是老领导实在被白处长气狠了,已经毫不掩饰对他的不屑。

傅融点点头,转头去准备报告。

要做好这些事情,还需要紫金公司帮忙配合。

将来有哪些工作节点需要有人盯着,哪些工作必须由人处理,这些人需要什么样的技能,都需要紫金公司出一个报告。

牡丹厂的员工也曾经经历过这一段,安夏能够理解港口要这份报告的深意。

第一份报告,没有发到港口,在安夏那里就被打回了。

“只有数字是不够的。比如这边……”安夏把报告上的一个位置圈出来:“需要会处理机械故障。需要会到什么程度?必须是自动化控制工程师才可以吗?你可以例举一些可能的故障,比如处理缆绳缠绕、指导卸货机……就是能通过你的描述,看出这些故障需要多高的技术要求。”

工程师只得回去重写,再交上来的报告就清晰多了,稍有工作经验的人就能看出:“这个地方需要几个人,这些人大概有点什么水平就行了。”

有了紫金公司的报告参考,傅融写起交给上级的报告省心省力了许多,他只需要结合本港口工人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根据他的判断,如果一年内就要执行无人化码头,那现在适龄的工人也有80%可以在两三个月内就顺利重新上岗,剩下的20%离退休不远的员工,可以调到后勤,或是办理内退。

说难听一点,就是闹事的中坚力量会得到工作,不会影响团结稳定。

傅融正要把报告交上去,被白处长拦着:“先给我看看。”

“赵局说……”

说直接给他,别管你这个废物点心。

“你别管赵局怎么说,现在这个港口还是我负责,你交上去的文件,代表着我们港口的脸面。

要是你写的不好,是我们整个港口的不好。你还年轻,经验不足,还是需要我给你把把关……”

现在他的确还是傅融的领导,傅融只得把报告交给他。

他左手拿稿纸,右手握钢笔,仔仔细细地看,一边看一边勾勾划划:“诶,你看,这边你就写得不对,这边应该用分号,你怎么用逗号呢?太不严谨了。”

“的地得,也用得不对。”

“这边应该另起一行……”

等白处长挑完刺,傅融把那几页修改过的又重新誊写了一遍。

老领导又来了,傅融手里的稿纸被白处长一把拽过去,白处长满脸堆笑:“您来得正好,报告刚写好。”

“你写的?”老领导瞥了他一眼。

白处长陪笑:“小傅拟了个草稿,我给他审了一遍,年轻人,工作经验不足,有些地方写得不对,我都给他改了。”

“你给他改了?”老领导的眼睛微眯,“你给他改了什么?”

“就是……”白处长愣了一下,很快接上话,“有一些重要政策的把握。”

本以为老领导就这么算了,没想到老领导对傅融说:“把你写的原稿给我看看。”

两稿对比,真相大白。

白处长的「重要政策把握」就是:修改了两处标点符号、修改了一处「的地得」,为一句话另起了一行。

就算白处长再傻,现在也知道老领导就是找碴来的。

他毕恭毕敬地站在老领导面前,大气也不敢喘一下,等着训示。

“老白啊,你以前从来没有做过群众工作,现在突然让你做,实在太难为你了,前阵子,实在是人事变动太快,实在没有人手,才让你暂时代理了这个工作,现在一切都已经走上正轨,你还是做你擅长的工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