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人才是不嫌多的(第4/6页)

安夏在每一个品牌手里买了数十台。

运到黑海造船厂之后,又雇了一些本地人,日夜轮班不停的把她需要的那部分资料扫描进电脑。

换人不换机器。

同时还用摄像机对准这些扫描仪的计数部分,连续拍摄。

安夏需要的内容只是航母图纸里的一小部分,但普通扫描仪哪见过这个场面啊。

连轴转了几天,设备接连断气。

维修工程师上门,发现机器确实是正常使用,非人为损坏,但……过劳死。

产生扫描仪的时候,也没想到谁家扫描仪是24小时往死里用的。

因此在产品说明书上只写了可以扫描三百万张,没说这三百万张是在多长时间之内扫完。

世界上有许多国家的产品说明书上写着很多离谱邪门的东西,比如「不要把孩子放进洗衣机」「不要在后座开车」,还有美国军用GPS说明书的第一页第一行,用加粗加黑字体写着:此GPS说的是你的位置,不是敌人的……

背后都是闹出人命的真实案例,商家往往赔了不少钱。

按照欧美惯常的逻辑,扫描仪的说明书上没写不准24小时连续使用,那就是可以这么用的。

在正常的使用环境下,设备损坏了,就在免费保修之列。

如果是卖往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所在的欧美市场,日本人一定会按照国际惯例,给予免费保修。

但是他们看见销售目的地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乌克兰小港口,采购者还是中国公司,便不由得起了轻慢之心,并不想免费保修。

他们提出希望紫金或多或少给点配件费,毕竟……她的使用方法也太凶残了,否则,他们就不修。

负责处理此事的人什么都没说,就把此前录下的扫描仪工作视频给第一到第四个倒下的扫描仪品牌商看,然后只说了一句:“诸位也不想让公众知道你们公司的产品质量不如XX品牌吧?”

此时全球的广告法都还不怎么成熟,各个品牌之间指名道姓骂对方都是正常的事情。

这个视频要是放出去,就是死对头的绝佳营销广告。

特别是紫金公司的网络不仅仅是覆盖了中国,在欧洲和美洲,也有许多人看紫金公司提供的世界商情。

最终,各个扫描仪公司不仅免费更换了损坏的配件,还安排了维修工程师驻场,生怕被摄影机拍到「刚修好,短时间内又坏了」这种对企业名声更为不利的场面。

在大家的努力下,安夏想要的图纸终于全部扫描到手,变成了几百盘巨大的磁带。

本来,扫描仪公司的售后工程师的灾难到此就结束了,陆雪听说安夏用这种方法运资料,觉得很好很强大,便向上申请了一笔经费,要把全部的资料都扫描成电子版,这样万一纸质资料有个三长两短,也可以有个备份。

消息传出,国内的不少刚开始做扫描仪的公司跃跃欲试,纷纷表示愿意支援扫描仪,唯一的要求是希望能把扫描时拍下来的视频给他们一份。

他们的想法是:要是输给日本品牌,咱们不丢人,价格放在那里呢,咱们便宜啊,而且再搭配售后维修工程师食用,还能显得咱们服务态度特别好。

海尔公司就是靠着别家保修三年,他家保修六年起家的,可见这条路能走通。

要是赢了日本品牌,那就更好了。

一时间,各种扫描仪的售后工程师齐聚尼古拉耶夫市,原本已经很萧条的城市,仿佛变成了中国城,连卖面包的老板都会说:“你好。”

人多了,混的阶层也杂了。

在安夏来之前,瓦良格号上有不少重要的小东西被人偷偷卸下来人,等着有机会卖掉。

一天中午,安夏听见吃完午饭的售后工程师们在聊天,有个俄语精通的工程师说:

“昨天我去舞厅跳舞的时候,遇上了一个乌克兰姑娘,嗬那腰细的、那胸大的……”

称赞完乌克兰姑娘的身材和美貌之后,他说:“她说她哥哥把航母上的储能电容给卸回来了,问我想不想去她家看看……哈哈哈,这国家真的乱啊,我连警车都不敢靠近,他们这说卸航母就给卸回家了……”

其他人说:“那你去她家了吗!”

他摇摇头:“没有,我又不要储能电容,有什么好看的。再说晚上还要值班。”

众人:“……”

他得意地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条扬了扬:“我可不傻,我留了她家的地址。”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安夏听到「储能电容」。虽然不确定它是干什么的,但是从字面意思来看,可能像电池?

安夏一直在努力寻找可以替代易燃易爆锂电池的东西,却始终没有合适的,她马上问:“你今天要去她家吗?”

“啊……还没约……”

“能多带几个人吗?”

一场风花雪月的纯情故事,变成了纯洁的金钱交易。

航母专家们高度肯定了储能电容的存在价值,超级电容只要不过度充电,安全性就没有什么问题,也许有希望把糟心的锂电池给替换掉。

拿到钱之后,姑娘的哥哥非常高兴,告诉专家们:“我这边还有!你们要吗!”

然后,他就把当时跟他一起偷卸航母的哥们儿也叫来了,大家手里都或多或少的囤着些好货,只是一直没机会出手,现在终于来了买家。

这些随便一件起码上万美元的设备,就这么三文不值两文的转手到了航母专家们的手上。

这些小物件如果回国,就轮不着紫金的工程师看了,要看只能在这里。

一批紫金工程师也赶到这里,抓紧采集数据,分析其中有哪些技术可以用在公司产品上。

人越来越多,交流也越发密切,原本一些看淡世事,隐居不出的高人都被挖掘出来:

每天早上在海边散步的是流体力学专家。

每天中午去买面包的是应用数学家。

每天下午去散步的是应用物理学家。

曾经黑海造船厂里的技术大神们姓什么叫什么,家住哪里,安夏几乎都知道。

安夏秘密与几位高层通过电话之后,受到委托:以紫金的名义,请他们到中国来工作。

避免专家们成为某些国家眼里的眼中钉,直接炸飞机这种事情,也不是没有发生过。

以及,还有一个小问题:专家们的工资。

现在连公务员都纷纷停薪留职下海捞金,可见体制内得是有多穷。

外籍专家可以多给钱,还能给他们各种生活上的便利,但跟美国一比,那还是差远了。

就怕专家干一半,美国人来挖人了,中国又不能扣着人不让走,到时候会很麻烦。

安夏一口应承:“那就把他们挂在我这边,我给他们开工资。希望可以允许他们有空的话,给我当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