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三章 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第4/4页)

主要就是因为朝中有那么一批大臣,开始从内心支持司法改革,认为这才是最终的出路,不再是因为反对新政,才支持司法改革。

谢筠点点头道:“王介甫的新政,到底是以官员、政法为主,从目前河中府的情况来看,司法改革是以法为主。”

孟乾生道:“如果我们既反对新政,又反对司法改革,可能会首尾难顾,挑拨他们自相残杀,可官家始终会平衡局势,不如我们就全力支持新政,先打败司法改革再说。”

谢筠、赵文政犹豫片刻后,同时点点头。

这两害相权取其轻。

司法改革已经危及到他们的核心利益,也就是权力。

……

王府。

“河中府能否成功,就看明年了。”

王安石点点头。

吕惠卿却面露担忧道:“可是恩师,如今朝中不少大臣加入公检法,他们都认为河中府的成功,在于司法改革,与新法无关,他们甚至认为该取消新政,全力普及公检法。”

“一派胡言。”

王安石当即怒斥道:“要没有我的免役法,能有它税务司吗?”

吕惠卿为难道:“虽然这是事实,但这也会严重想到制置二府条例司的士气。”

这免役法在京城大获成功,但人家议论的全都是税务司,没有多少人认为这个成功该归于新政。

这导致革新派的人,就感觉自己的努力,得不到认同,也得不到权力。

从河中府的情况来看,如果新法跟着公检法走,革新派的大多数官员,就得不到权力,人家跟着你王安石混,不但有理想,也渴望政绩。

王安石对此是心如明镜,他从未打算跟着司马光走,就那磨磨蹭蹭的性格,那得到何年何月,才能够将新法普及开来,突然问道:“差役法在东京东路,执行的如何?”

吕惠卿立刻道:“非常顺利,而且不利用商人来运输货物,且由官府直接雇人,其实要更加便宜一些,毕竟商人从中赚走大部分钱。”

王安石点点头,“明年让青苗法在东京东路试行,你亲自看着。”

吕惠卿忙点头道:“学生知道了。”

……

相国寺。

在一间厢房内,只见司马光盘腿坐在一尊佛前,正在诵经念佛。

吱呀一声,寒风袭来。

司马光回头一看,见识好友文彦博,脸上不免有些尴尬,“文公,你……你怎来了?”

文彦博呵呵笑着。

司马光赶紧起身,拱手一礼,又问道:“文公何故发笑?”

文彦博呵呵道:“这要让王介甫看到,非得认为你这是求神保佑,定会笑掉大牙。”

司马光道:“他知道,我一直都有诵经念佛的习惯。”

文彦博笑道:“但是他应该没有见过,你在这大雪天,还上相国寺来诵经念佛。”

司马光瞧他眼中满是促狭之意,叹道:“我认为这太快了一点。公检法今年才去的,可明年就看得收成,关键……关键公检法掌管的司法,可决定生死的却是财政,这不公平啊!”

文彦博道:“这能怪谁,只能怪张三,那几个官司,他说得大义凛然,掷地有声,将官府的遮羞布扒得是干干净净,是赚足人心,这财政要出问题,他必然是要负全责的,到时河中府的官吏,肯定会将所有责任全部推给公检法。”

司马光道:“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吗?”

文彦博呵呵道:“求佛保佑。”

司马光脸一黑,“那文公还来打断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