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二章 官威大振(第2/4页)

我来之前都还纳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官府会被公检法给压制住,原来你们……!”

他是怒其不争地叹了口气。

元绛立刻道:“既然话说到这份上,那元某也就直说了,这一山不容二虎,他们处处盯着,弄得人心惶惶,我们怎么做事啊。”

韦应方他们也是连连点头。

韩绛郁闷道:“但你们也不能用蛮力,这只会适得其反。”

韦应方立刻道:“还望韩寺事指点一二。”

“我方才说得还不够清楚吗?”韩绛道:“官府只要运用好自己的权力,公检法就只是咱们的仆从,公检法能够阻止你们的禁令,但他们能够阻止青苗法吗?公检法能够让你们补偿军饷,但不能禁止我们降低军饷。

公检法只能禁止我们做什么,但不能禁止我们的权力,收多少税,发多少盐债,还是咱们说了算。

他不准咱们这样做,那咱们就那样做,要达到目的,又岂只一条路,但只要公检法禁止不了,那他们就得为我们的政策保驾护航,到时得罪人的事,还可以交给公检法去处理,他们不过是一群仆从罢了。

可现在情况得是,他不准你们这么做,你们就要偏要这么做,这官司又打不过,你们这不是送上门让人耍吗?但只要你们运用好官府的权力,人心必然向着我们,因为每个百姓都得依靠官府的政策去讨生计,靠公检法只能保证不被欺负,但吃不吃得上饭,还是得靠官府的政策。”

这一番话下来,一众官员是如梦初醒,对于政法分离,又有了新得理解,回想之前所做的一切,真是悔不当初。

当初那是权力之争吗?

肤浅!

那不过是面子之争。

他们只是咽不下这口气。

其实权力始终在他们手里,但他们偏偏要用天灵盖去跟皇庭硬刚,能不挨打吗?

但其实皇庭根本没有办法帮他们拟定政策,只能看你是否违法。

这个方案不行,那咱就换一个。

皇庭也只能干瞪眼啊!

元绛瞄了韦应方等人一眼,又道:“可是公检法也有权力逮捕我们,这谁不害怕!”

韩绛呵呵道:“比之那些监察御史,公检法可真是善良不知道多少倍,公检法要逮捕任何人,程序之繁杂,真是令人瞠目结舌,但是御史要弹劾你们,也不过一句话的事。京城已经有不少官员意识到,其实皇庭是可以保护他们的,现在京城若有官员犯事,自己就会跑去检察院,而不会去开封府。

若是真的犯了事,去开封府是死路一条,但若去皇庭,尚且还有一线生计。”

何春林睁大眼睛,“真……真的吗?”

韩绛指着他道:“尤其你们这些官员,管得事务比较繁杂,又涉及到盐利,总有疏忽的时候,开封府可不会管这么多,必然是拿你们问罪,但是皇庭就必须调查清楚。”

韦应方是连连点头,“是是是!这是我们的错,是我们太冲动了,还请韩寺事恕罪。我等敬韩寺事一杯。”

“这酒先别喝了,本官也没这心情。”

韩绛摆摆手,又向元绛和蔡延庆道:“厚之兄、仲远,这青苗法是朝廷得决策,必须执行,不可懈怠,更不可能妥协。你们赶紧去准备一下,按照规矩向乡户放贷青苗钱,本官就还不信了,那些地主是不要命了,竟敢与官府作对。”

元绛讪讪道:“可是我刚刚已经不少钱放到马家解库铺去借贷,那里利润比借贷给乡户更高。”

“是吗?”

韩绛神色一变,问道。

元绛点点头。

韩绛眉头一皱,“既然能改善财政,那自然也不能放弃,但是这青苗法也必须要执行下去啊!”

蔡延庆立刻道:“下官到有一策,或许能行。”

韩绛道:“仲远快快说来。”

蔡延庆立刻道:“是这样的,咱河中府的乡户不比江南,一些贫穷的乡户,二分利他们也还不起。正好新政不是要求我们新修水利么,但是差役法又被废除,我们何不招这些贫穷的乡户去兴修水利,让他们赚点口粮,度过这青黄不接,顺便可以再发点盐钞,当做青苗钱。”

“此策倒是不错。”

韩绛装模作样地点点头,又道:“不过这个也不归我管,你们两个看着办就行了,但你们必须要放贷青苗钱,官家和王学士对此都非常看重啊!”

“是。”

蔡延庆点点头。

韦应方突然给曹奕使了个眼色。

曹奕是心领神会,立刻道:“韩寺事,还有那税务司,也真是欺人太甚……!”

不等他说完,韩绛抬手道:“这税务司的事,我管不着,也别跟我说。”

韦应方大吃一惊,“韩寺事都管不着税务司?”

韩绛叹道:“他们现在连宗室的税都查,只是说即便查到,宗室也可免于刑罚,但罚金也是得交。我上税务司去,兴许连杯茶都讨不到。”

瞬间,堂内变得是鸦雀无声。

每个官员的脸上,都流露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惧。

韩绛又道:“你们要知道,这税务司的背后可是官家,如果咱们占理,那倒也不怕,官家也不能无视朝廷法度,但如果不占理,还闹到官家面前去,岂不是自找不痛快。”

“明白!明白!”

韦应方一边抹汗,一边道:“韩寺事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啊!”

不过心里多多少少还有些平衡,原来陈明那张面瘫脸也不是专门针对我们,他们对每个人都是如此。

可是这么一来,这税只怕是逃不掉了,除非你不被抓住,韩绛的话再明显不过,没有证据,吵到皇帝那里去也不怕,有证据,那你就得认罚,只有宗室那种地位,才能够免于刑罚,你们自己掂量掂量。

但不管怎么样,韩绛这一番话,还是鼓舞了士气,就是要放贷,你们谁敢低息跟朝廷抢买卖,你们就试试看。

第二日,韩绛又去到皇庭。

因为他是观察使,表面上来此的目的,就是处理禁令官司一事,他肯定是要去皇庭调查的。

“韩寺事,里面请,里面请。”

见到韩绛,张斐也是非常热情。

韩绛却是冷冷看他一眼,“不瞒你说,要不是那王介甫苦苦哀求,我还真不愿意来这里与你小子合作,真不知要短寿多少年啊!”

哇……上回自主申报,到底给他留下多大的阴影?看来我还是得收敛一点,不然的话,我很快就会成孤家寡人了。张斐讪讪道:“韩寺事言重了,其实河中府的百姓都说我这人挺随和的。”

“是挺随和的。”

韩绛呵呵两声,“你来河中府才一年,那弹劾你的奏章,就不低于两百道,可真是百年难得一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