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东厂西厂?(第2/2页)

“宋代监察机构的履职行为,规定御史每个月必须上奏一次,称为‘月课’,监察范围自宰相至百官,三省至百司,都是有罪即可弹劾。而御史如果上任十旬没有任何纠举行动,则要受到辱台之罚。”

“宋代监察机构的外出监察,南宋《淳熙条法事类》曾明确记载,无论是台谏官还是巡查官,所经过的地方,非是正常公事,不得居住超过三日,更不得与地方官有任何非公事交往。同时如果巡查与本人和亲属有利害关系,须得回避。”

姜星火最后问道:“那么你们觉得,宋代如此严密详实的监察制度,对官员实际效果如何?”

“应该,有用吧。”郑和迟疑地说道。

“俺觉得……”朱高煦无情地泼了一盆冷水,“要是有用的话,南宋也不会连出韩侂胄、史弥远、贾似道三个奸相吧?”

姜星火:“……”

朱棣:“……”

郑和:“……”

什么叫事实胜于雄辩啊?

什么叫大智若愚啊?

“换个说法。”姜星火直接开始有意无意地妄议朝政了,“就比如当今陛下,重建了锦衣卫,用以监察。那么几位觉得,如果过几年锦衣卫权势过大了,那针对锦衣卫需不需要一个新的监察机构来监察?”

朱棣看着姜星火清隽的面容,眉宇间笼罩了一层阴郁的神色。

姜星火,到底看没看出他的身份?是不是在故意挑逗他?

朱棣开口欲言,却最终什么都没说。

不过朱棣却觉得,姜星火说的确实有道理,锦衣卫眼下只是刚刚重建,人手权柄势力都还是初始阶段,自然没什么,但是经年累月下来,恐怕也会尾大不掉,他爹朱元璋当初就是顾虑到了这一点,才会废除锦衣卫。

当然了,现在朱棣不确定姜星火是否是有意在说这些话,因此,无论朱棣怎么回答,都不太合适。

所以,朱棣非常理所当然地看向了自家的傻小子。

朱棣心里想道:“煦儿,到了你为父皇当嘴替的时候了。”

朱高煦此时显得也没那么憨憨了,马上心领神会地对姜星火问道。

“姜先生,如果锦衣卫权势过大,该设立什么监察机构监督锦衣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