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章 入港(第2/4页)

“而条件,多半也就是让予明军一些好处,名义上可以臣服,但实际上要保持现在的独立性,这应该是底线。”

施二姐鞭辟入里地分析道:“但咱们施家跟王上不一样啊,咱们施家,从来都没有觊觎过国王的位子,所以咱们放弃的余地,也比王上要多得多……换言之,咱们能给明军割出来的肉,比王上要多。”

“所以?”施进卿面色凝重,心中已经猜到了什么。

施二姐果断道:“多带好手,到了明军舰队,确定王上的心腹抵达,然后先杀了陈祖义的手下,再与明军谈判,王上的心腹无论怎么让步,咱们就多让一步甚至两步,明军会选择我们的,而我们投了明军,绝不失一个旧港宣抚使或宣慰使的职位,有了明军的支持,我们施家就能成为旧港的新主人,就像是马尼拉的许柴佬一样。”

施进卿闻言,又与女儿窃窃私语了半晌,方才放她离开。

隔天,施进卿便留下儿子守家,与女儿施二姐等心腹一道踏上了出使的旅途。

而在他们旁边的一艘船,便是陈祖义派出出使的手下。

在他们后面,还跟着一溜的补给船,上面都是淡水和果蔬。

陈祖义盘踞在南洋,为盗十多年,海盗团伙鼎盛时期规模甚至超过万人,如今也有六七千人,坐拥战船数百艘,北至大明、日本、朝鲜、琉球,南到三佛齐、淡马锡,万里海疆都是他的猎场,不仅累计劫掠过往大小船只多达万艘,更是上岸攻打过五十多座各国的沿海镇城,可谓是凶名赫赫。

最出名的是,陈祖义的悬红,那可是老朱生前亲自批的五千贯……老朱多抠门一人,别人贪他五十贯都得扒皮实草,五千贯是什么份量可想而知。

而这个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海盗团伙,自然也是什么样的人才都有。

旧港的山上。

这里的风景宜人、四季如春,处处鸟语花香,人置身其中就宛如仙境一般。

在一处凉亭之内,陈祖义正跟一位年近五旬的老者正悠闲地品茗,老者穿着一身青色长衫,双目半闭,整个人显得格外儒雅。

忽然,一名手下匆匆进了凉亭,然后跪倒在他跟前,说道:“禀报将军,施进卿与咱们的人各驾一艘船,带着补给船已经出港了。”

陈祖义站起身来,遥遥眺望着开始启航的船只,嘴角露出一丝嘲讽,说道:“怕是被人当了替死鬼。”

他身旁的另一名头目忍不住道:“这人似乎有些不简单?”

陈祖义淡淡说道:“嗯,施家的家主,这人野性不驯,但能屈能伸,懂得审时度势,比梁道明难对付,也怪不得梁道明要把他扶持起来,只可惜也就是眼下咱们跟梁道明不对付,他们才能团结在一起,否则两人迟早会同床异梦,梁道明暗中恐怕也是一直在提防他。”

而在这时,他的“军师”叹了一口气,说道:“梁道明在旧港经营多年,早已是根深蒂固,我等也是无法撼动他的位置,明军前来,反倒是个突破口……”

那头目问道:“此言何解?”

军师解释道:“真要谈好了又打起来,开战肯定都在旧港里,你以为明军会把我们两家划分出来?肯定是要一起打的。”

“到了那时候,梁道明、施进卿,就都成了我们的炮灰。”

陈祖义乐呵呵地说道:“即便是不想上我们的战船,明军也不会答应他们,没了明军这条退路,他们只能被我们裹挟着,若是不识相,过些时日便给他们连肉带骨头啃个干净。”

……

在旧港外海的旗舰上,郑和亲自接见了这拨三佛齐王国的使者。

没用通译,双方都是汉语交流。

施进卿看着坐在自己面前的郑和,脸上挂着一丝笑容,说道:“三宝太监,久闻您智勇不凡,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啊!”

“呵呵!谬赞了。”

郑和淡淡的笑了笑,然后指着座椅道:“坐吧,不知贵方此番前来,究竟所为何事?”

施进卿微微一笑,指了指自己身侧的座位,请陈祖义的手下先坐下,然后才自己坐下开口说道:“大明天军至此,我等前来恭迎,并带了些果蔬淡水,以供天军使用。”

见施进卿绝口不提其他,郑和似笑非笑,只道:“这位施将军,你可知道我此行的目的?”

施进卿摇头,先是装傻充愣地答道:“不太清楚。”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郑和站起身,掸了掸官袍,冲北行礼后缓缓开口:“我们此番前来,乃是奉皇命向四海宣沐王化,顺路剿灭南洋的倭寇和海盗,清通商路,为天下除害。”

还没等陈祖义派来的亲信发作,旁边的王景弘又补充道:“至于哪些人是倭寇和海盗,哪些人不是,倒还需要仔细甄别。”

施进卿按住旁边人的袖子,笑着道:“几位上国大人放心,我们三佛齐国绝对不会藏匿倭寇海盗,旧港都是守法商人。”

陈祖义的亲信微愣了一下,随即默不作声。

这人也是个机灵人,被陈祖义安排过要刻意麻痹明军,刚才想要发火,也只是为了维持正常反应不露出马脚,其实他对这次谈判是无所谓的态度……随便施进卿怎么谈,自己给些该有的正常反应就好了,反正最后的结果也是不作数的。

前来谈判的两伙人各怀鬼胎,陈祖义的手下只想意思意思,施进卿则是知道自己做不得准,准备单独与明军媾和,因此表态非常含糊,既不与郑和谈拢,也不谈崩,而是在来回推太极。

郑和见状,也晓得这里面或许有些猫腻。

要么是旧港这些人打算跟明军虚与委蛇,为整军备战争取时间;要么就是两拨人内部有矛盾,待会儿还要单独各谈各的。

但郑和略微有些低估了旧港内部的内讧程度。

待安排这两拨人住下后,又有舰队外围的警戒船只派人来报,说是有三佛齐国王梁道明的密使。

郑和又接待了梁道明的密使,在证明了身份后,这次密使倒是不再兜圈子了,而是认真地开始了与明军的谈判。

但是谈着谈着,密使却觉得有些不好谈了,只得带着明军的条件,返回旧港去询问梁道明。

可郑和却丝毫都不着急。

汝南郡王朱有爋疑惑道:“迟则生变,三宝太监为何这般镇定自若?”

郑和微微一笑,只道。

“国师早有安排。”

朱有爋一时惊讶,有些费解地问道:“国师早有安排?难不成是锦囊妙计不成?”

“哈哈哈哈!倒是让你猜着了,国师让我到旧港之前便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