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一夜之间(第2/2页)

绿十字门口。家欢找到家喜,问她借钱。

“怎么看?”家文一时想不出办法。

家艺的旅馆停了小半年。幸亏是自家房,不需要付房租,否则真要一败涂地。百年后,家艺再开张,又请家欢来做账,老老实实弄了。家欢在股市里打了几个滚,有亏有赚,但多少赚了一点,算有些本钱。刚从体制内出来的焦虑有所缓解,她仔细调研市场,打算做面包店。她觉得淮南这种小城市,西点方兴未艾,还有发展的空间。只是要开店,手里这点钱就不够了。

又几日,家丽把刘小玲叫至家中,老二家文也来,就用家丽家的座机,给何其庆打电话。姊妹仨围成一团。通了。何其庆客客气气,寒暄过后。家丽径直说:“小何,你和小玲的事,家里没意见,很支持,就是老妈妈年纪大了,不太想让老五走远。如果你们结婚,希望你能来淮南,发展,安家,你也说,江都家里没人了。到淮南,就是你的家。”何其庆停了几秒。似乎在犹豫。

仿佛一夜之间,小年辞了职,办了离婚,龙湖小区的房子卖掉,远走他乡。至于去哪了。没人知道。这是事实,短时间内,连家丽和建国也不知道儿子去了哪。他只说,去找战友。反正光杆一个,在哪都能凑合凑合。走那天当然没人去送,家丽在家偷偷哭。小年坐夜车走。李雯带着依依回娘家。娘家自然都说小年的不是。扶不起的阿斗,毁了自己女儿。可奇怪,李雯似乎并不怪小年。离婚就离婚,她带着女儿过。小年走后半年,就有人给她介绍对象。李雯拒绝。女儿上学,她给改了名字,跟妈姓,叫李依依。时至今日,何雯依依这个名字,跟离婚后墙壁上的巨幅结婚照一样讽刺。不作不死。命运的潮头打过来,再依依,也只能分离。

家丽和家文对了一下眼色,继续说:“你也不用着急回答,再考虑考虑,建材生意,哪里都是做,我这出门就是建材一条街,你来的时候也看到了。”何其庆果决地,拦话,“大姐,我去,没有问题。”

谁知没几日,小年二次欠债的事爆发,整个家族被震动,受冲击最大的,当然是家喜。她气得要杀人,在家里张牙舞爪,“还是人么?!这个小年,跑之前还捞我一笔!”王怀敏一听事情办了,立刻找家喜要钱,家喜推卸责任,说妈,我只是介绍,我又没拿钱,这种事情,谁也不能百分百打包票。王怀敏不干,闹得翻天,家喜没办法,只好先把那五千块退了,对宏宇说:“以后你家的事!别来找我!”

出人意料。家丽和家文没想到他答应得这么爽快。家丽还要多问,家文伸手一挡,示意一次不要问太多。小玲在旁边听着也欢喜。无锡当然比淮南好,但无锡无论对她还是何其庆来说,都是异乡。家丽鞭策小玲,“再走一步,该老实了。”

家喜给小年打电话,说亲戚当兵的事,没通。又发短信,过了一天,小年回电话。说事情可以办,看在家喜的面子上,价钱还可以低一点,只要两万,但就是时间上不能等,主要趁着过年,把该打点的都打点好,该送的送,接下来好办事。家喜跟王怀敏回了。王怀敏跟亲戚问,亲戚立刻表示同意,钱第二天就拿来。有第一次的成功经验,大家放心。只不过,家喜多要了五千。两万五。小年来见她,她给小年两万,剩下五千,自己揣着。算介绍费。

小玲连连说是。人到中年,尘埃落定,她也倦了,累了,她原本以为自己可以漂泊一辈子,什么都不在乎。但随着年纪见涨长,皱纹白发一起冒出来,她才渐渐明白,对于一个女人来说,家是温暖的港湾。有了家,才有了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