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楚王熊围的礼贤(第2/2页)

李然闻声,急忙起身,并是躬身言道:

“大王!寡君一行如今还在宫外等候,此刻怕是还不到摆筵的时候。莫不如等君上见了寡君与子产大夫,再行开筵不迟。”

毕竟他现在还是郑国的臣子。

既身为郑国的臣子,现在郑国的国君和执政卿等人都还在外面候着,他却已经要在大殿内吃上了筵席?这种事一旦传将出去,天下人还该当如何看待他李子明?

李然当然知道这一点的严重性,所以,这才劝谏楚王,要他先行与郑伯会面,把该办的正事都了结了才好。

楚王闻声,却只微微一笑,并甚是不假思索的应道:

“好吧!既是子明先生开口,那寡人又岂有不从之理?传令下去,让郑伯一行人且都进来吧,就看在子明先生的面子上,权且让他们进来一同享乐!”

听得这些话,李然却也并不傻,顿是一阵腹诽:

这不是摆明了挑拨离间么?这话要是传到郑伯耳朵里,他又该如何作想?人家好歹是堂堂的一国之君,居然还要看我一个行人的面子?

饶是李然脾气再好,也不由对楚王的这些个蓄意招揽的手段而感到不耻。

但现下毕竟是在人家的地盘上,楚王能同意让郑伯和子产进来,便也算是给足了他面子了,他当然也不好再说什么。

不多时,郑伯与子产皆是双双入殿,不过瞧这两人额头上的大汗珠,也不难猜出他们定是同样受了这章华台的阶梯之苦。

紧接着,便是两国国君会面时所该有的客套寒暄之词,无论是楚王还是郑伯,都极尽附会之辞,总之就是该客气的“客气”,该礼敬的“礼敬”。

郑伯恭贺楚王即位,楚王则是夸赞郑伯治理郑国有方。

但毕竟一个人便有八百个心眼,所以这话里藏话的博弈也可谓是被他二人给演绎到了极致。

最后,在双方进行好一番友好“交谈”后,楚王这才命人是于大殿之上重新摆上了筵席,算得是聊以款待郑伯一行的大驾光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