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回首又见她(第2/2页)

关爱萍停下自行车,有些诧异地回过头望着儿子。肖涵从来没有这样过。即使是肖友光刚刚去世他还很小的时候,他就像个小大人一样,仿佛永远懂事,仿佛从来不会发脾气闹委屈。

12点10分,周围和一班班主任田野准备开始发考卷了。近百人的教室鸦雀无声,大家都在彼此打量,然后是刷刷刷传卷子的声响。肖涵很紧张,捏着笔的手有些抖,人也有些走神。按照自己的习惯,他匆匆把考卷上的题都浏览了一遍,他脑子里有很多抽屉,每个抽屉上贴着标签,他现在要做的,就是把每道题扔到合适的抽屉里。

“都是劳动,我劳动赚钱,我踏实,我光荣,”关爱萍说。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像韩寒那样大放厥词“数学只要学到初中就够了”的,始终是个异类。理科生是一种虚荣,一种和智商划了等号的傲人虚荣。那时,哪怕是在宣称“人文见长”的二中,除非是文科特别优异,否则高三分班去学了政治、历史,总有矮人一头的感觉。而相反,如果是理科竞赛队的,那简直就是插上了天使的光环,整个人blingbling在响。所以,尖子生们一个个卯足了劲,三个重点班来了一大半。

“那你不是……”一瞬间,肖涵差点说出口,那你不是和张启明在一起?为什么还要这样委屈自己?但理智立刻回归,肖涵觉得羞愧:他怎么竟然会想到让关爱萍去靠张启明。

肖涵的这种感觉,在竞赛选拔赛后更强烈了。选拔赛是自愿报名的,选在午休时间,在阶梯大教室。到了12点,渐渐人已经坐得8分满了,肖涵举目望去,几乎都是重点班的熟面孔。

“我不是什么?”关爱萍不懂,追问。

两人不欢而散,最终,常无忌还是去了普通班,周围也去了五班当班主任,而一班这些原来的天之骄子,顿时觉得矮了几分。

肖涵不知道怎么接口,正在这时,他忽然看到路边花坛边,蹲坐着一个人,而那个人的身影,似乎很熟悉。

周围生气:常无忌是要考高考的普通学生么?这是要走竞赛的苗子!

“妈,”肖涵指着那个身影,“那个好像是我同学。”

周围光了大火,跟吴春华在校长面前拍了桌子,被吴春华一一驳回:高考就考你数学一门么?现在什么韩寒现象讨论那么激烈,我们二中可不吃偏科这套!

“不会吧?这么晚了,她一个人在干嘛?”关爱萍的注意力也被转移了。

但遭到了教导主任吴春华的激烈反对——常无忌的外语语文分数都低,物理化学也不怎么太好,政治竟然考出28这种反向逆天的分数。算三科五科,不管怎么算,他的总分都不够上重点班。

他们推着车走进,果然,一张被路灯照得白皙透明的熟悉侧面出现在肖涵眼前。

但周围心里是真舒畅,眼角旁边的皱纹笑得能夹死苍蝇,喝茶喝出来的黄板牙呼哧着香烟,吐出一个又一个舒心的圈来。他伸个懒觉,揉着肚子,在教研办公室翘着二郎腿:“这个学生我要了,给我放到一班来!”那时候,他还是指定的重中之重,一班班主任。

“陈末?”肖涵迟疑地喊。

分班摸底考,周围出了套堪比竞赛的数学考卷,让钱佳玥这样普通资质的学生不负希望地考出了42分的佳绩。肖涵,不过勉强及格,考了个69。但常无忌,考出了100分这样逆天的分数。周围得知后不相信,把考卷要过去翻来覆去看了三遍,最后一道大题硬生生扣掉2分步骤分,破除了这个满分神话。

陈末转过抬头,脸上眼泪纵横,一双小鹿一样的眼睛闪过了惊讶。

二中的金牌数学老师周围,不带重点班去带一个普通班,这让二中直升上来的学生一直议论纷纷。各种坊间传言,比如,周围上次得罪了巡查组,所以被校长穿了小鞋;比如,五班有个周围的侄子,周围为了照顾亲戚,主动请缨带普通班。但是,到了临近“十一”的希望杯数学竞赛的选拔考,大家都渐渐达成了共识——周围是为了常无忌。

“你一个人那么晚在外面干嘛?干嘛蹲在地上?”肖涵看到陈末的眼泪,心里一动,但继续装作波澜不惊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