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大明财税制度草案(第3/3页)

最后又回到钱法,如果通过账法统计,知道大明有多少银钱流动,那么有没有可能评估出资金规模,稳住陛下所说的宝钞信用?

这是很系统的一套东西,大量的细节需要结合当前的实际。

但确实如朱厚熜所想,其自洽性和理念是让他们脑洞打开、有如接触到新世界的。

他也已经想通了,一个人的头脑是不够用的。

作为皇帝,他不用解释这些东西从哪来,理念先传达出去,借众人之力完善。

既是探讨,也是筛选。不懂的、不认可的,终将被他淘汰。剩下的人,才是帮他去执行将来新法的班底。

“最难之处,始终在于将来田赋以外的一些税目,能令士绅也依律上交。若家境殷实之官绅,考绩之下,这点税款倒也不足为虑。只是为官之初,俸薄而支用多;贪欲难填之人,也总会有。”朱厚熜站了起来,“先用午膳,随后再议。如何定下官吏待遇之法令廉洁奉公之人不用忧虑生活,如何使宁愿花银子上下打点捐名的士绅交税,还有银钱流动之法,尽可放开思绪,通盘考虑。”

士绅花钱少吗?很多,就像陛下说的,上下打点,迎来送往,地方捐献,经营关系。

可是让这个群体也交税……这一点,其实并不是没人提过。读书人之中也有当真胸怀天下的,这样的提议,之前还真的有人提过,他们并不陌生。

这次是陛下提,意义截然不同。

但陛下也说了,这只是他胡乱思索之后的想法。最终新法定下来是什么样的最终样貌,大家还有足够多的时间商议、改变、完善。

所以还要考虑到方方面面,去想这一整套的东西。

一直说什么牵一发而动全身,那现在那全部头发和全身都先摸索一遍吧。

这顿午膳,众人只觉得头皮发麻又发痒,似乎脑子又在生长。

还没法融会贯通,还理解不了其中所有精义,但知道这是再开新天。

皇帝现在也考虑着,这新天地里,帮皇帝打理天下的勋戚官绅们应该如何给予足够的激励与动力。

所有的症结,他都决定放在钱字上,好好理一理。

至于皇明祖训?

虽然知道你不在乎,我们其实也不在乎,都是看情况拿出来说说。

但没想到你这么不在乎。

吃饭的众人不由得偶尔偷看一下皇帝。

你真的是太祖皇帝的子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