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东瀛双雄(第2/3页)

慢慢来,反正大局已定。

李山希回到了他的安东公府,府上得王上恩典,设了家庙。

规格与之前自然不能再比了,但是列祖列宗的牌位仍在。

他脱去了官袍,换上了孝服,又到了家庙里跪着。

算日期的话,从他的父亲死去,到如今还没满二十七个月。

李山希一个人孤零零地跪在那里,如今他只有一个弟弟还活着了,被送去了大明的都城。

他终究还是双目之中流下泪来,头磕在了地上:“不孝子孙无能为力,无能为力……列祖列宗,朝政败坏几十年,朝堂党派倾轧,权臣奸佞横行,早已危在旦夕。而大明……大明……那位皇帝陛下拥有怎样一个富饶强大的大明,有多少贤臣良将,又有多大的决心啊!我没办法,真的没办法……”

这一生,他必定将在战战兢兢之中度过。

能不能将李家的血脉延续下去,只能看他这一生怎么做。

他知道其实他改变不了什么,没有他这么做,大明一样会把事情办到今天这一步。

可列祖列宗,朝鲜上下,又有几个人能理解他?

他们大多都没有去大明,与如今的那个天子和他的群臣,深入接触过那么多。

他们没有深刻地见过如今的大明是什么模样。

真的没办法……

……

“耻辱!”

周防国山口馆是大内义隆的居城,如今他的居所中,陶隆房看着酗酒解忧的大内义隆怒不可遏。

“区区一败而已,您如今可是十一国守护,创下了大内家最鼎盛的基业,御守大将军之名远近皆知!怎么能就这样消沉下去?”

“五郎呦……”大内义隆眼神迷离,“你没有去……你没有……见到他们的眼神……”

“那么就算海战不能敌又怎么样?”陶隆房仍旧大声说道,“如今石见山已经掌握在我们手里,尼子氏灰飞烟灭,只要能阻止他们在陆地上的推进,一样是足以让诸国豪杰臣服的伟绩!”

“……没有收到……海边的消息吗?那……那些从朝鲜……逃来的人……”

“……别胡说八道了!”陶隆房有些不讲规矩地冲过去,仗着与他儿时就一起长大的情谊揪起了他的衣领,“你这家伙,给我醒一醒啊!明军攻灭了朝鲜又怎么样?他们是可以从陆地上去朝鲜的!难道你以为,他们比曾经的蒙古人还要更强大?”

“哈哈哈……”大内义隆竟肆意地笑了起来,笑声却有些苦涩,“蒙古人……他们是……骑马的。他们的船……好吗?”

陶隆房知道他说的是什么。

大明是不是强过极盛时的蒙元且不论,但给大内义隆这么大打击的是攻伐对马岛的海战失利。

一开始,陶隆房是不建议去打的。

拿下了尼子氏,在地利之下守住本岛才是不败王道。

可是探查到护卫大明商船的战舰大部分已经离开了,只留下了三艘在那里,大内义隆耐不住了。

他十分想要再涨一涨声望,哪怕并不分兵去守那什么对马岛,学岛津贵九把那里全破坏掉再回来继续执行之前的战略也好啊!

于是大内义隆坚持带着人去了。

这一次,岛津家没有派船过来,只派了些家臣武士领一些人随大内义隆出征。

毛利元就那边倒是派了大小十余条船,和大内义隆这边加在一起也有近七十余条船、三千余精兵了。

本来并无埋伏,但谁料那三艘大明战舰既比他们的船大,还比他们的船快,火炮更是厉害?

根本不接舷战斗,就是一边航行,一边找着角度轰击他们。

若只是这样也就罢了,可后来又有六艘战舰从岛的另一侧赶过来,想要包围住他们。

大内义隆这次当真是逃得一命,回来的,只有不到三十条船了。三千余精兵倒是有数百在船沉前逃到了对马岛上,但只怕凶多吉少;除开回来的一千余众,其余人连对马岛都没登上就沉在了海里。

大内义隆大受打击。

“御守联军兵力过十万,损失两千又算得了什么?明军的战舰再强,难道船能航行到岸上来?你这混蛋,给我打起精神来啊!”

“……交给你吧。”大内义隆挥了挥手,“你是总大将,交给你吧……让我再养几天伤……”

御守大将军这些天不见人,对外说的自然是征讨对马岛时受了点轻伤,需要静养。

可这都养多久了?

不知道的,还以为他病重垂危了呢?

陶隆房不知道他在海上究竟受到了多大的打击。

就算是七十余船对九船算是大败,也不至于如此一蹶不振吧?

找来了当时随大内义隆一起出征的幸存家臣,那人眼里露出仍旧后怕的惧意:“总大将……恐怕是援军的及时出现,还有这次战败之后担忧岛津家和毛利家他们的反叛吧……”

“讨伐尼子氏时就放出过征讨对马的风声,他们有所防备设下埋伏有什么奇怪?”

“……您不知道吗?从朝鲜逃过来的人,有一些被带去对马岛让他们冲在前面了。那些后来才出现的明军战舰,他们确实在朝鲜东边的海上也见过。旗帜可能是假的,那个狂笑的独眼将军,他们都认得啊!”

陶隆房呆了呆。

以他的能耐,他也回过神来了。

这么说,当时冒险去探查的人,回报的只有三艘战舰是真的。那六艘战舰,是确实离开了,去了朝鲜。

可是联军这边十分确定,没有见到过对马岛那边有船只过来侦查。

就算看到了有船只在港湾的码头里集合,出发的时间也是绝密啊。远在朝鲜的那六艘船,又是什么时候回到对马岛的?

难道……其实联军的高层里,一直有人做两种打算,在为大明充当内应?

那也不对,从确定时间到真正出发,一共只有三天而已,根本不够他们传递消息到朝鲜让那几艘船赶回来。

还是说,从集结战船,就有人往那边传递了消息?

陶隆房有些浑身发凉:是谁?这件事,最初只有大内义隆、他和毛利元就、岛津贵九区区四人知道。

岛津贵九已经血洗琉球,他还有余地?

想到这里,陶隆房不禁看向了东面。

是毛利元就吗?

对马岛上,汪直代替了严世蕃,成为了宗晴康心目中同样应该畏惧的人物。

他仍不知道汪直是怎么准确知道御守联军即将来袭的准确时间,而且能提前很久派快船去朝鲜东南沿岸寻找严世蕃的。

但是对马岛在上一次被攻击下称得上毫发无损,岸上的战斗只不过歼灭精疲力尽游过来的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