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4章 内讧下的小伎俩(第3/3页)

在军用设施外,那些同样被地下隧道链接地下居住空间,也在逐一分配给居民们。鉴于这个世界优良的核电池能源体系,这些仿照窑洞制造的居所的自持力非常好。

整个根据地中,在热火朝天中,快速完成了工业组织化。

【注:卫铿不缺工业基础硬件,缺的是软件的培养,例如供应链上协调,每个工厂对安全生产意识养成。】

变革初期是存在“人事红利”的。大量冗余被一扫而空,中下层人才快速提拔到岗位上。

例如:日本明治维新的气象和昭和时期自上而下冥顽不灵场景,是截然不同。

一开始很对,不代表能一直对下去。

卫铿看着山体中生产劳动:“新势力是否能比旧势力最好,不在于新势力的第一代干的多么好。而在于第一代人打扫的程度”

新势力“人事”是最干净,没有前面先占位的人阻碍上升通道,真正能让能者上位。

对于一个势力的“大考”,其实是在第二代第三代,能否依旧保持公平的渠道?

第四代的管理者公正无私的选出第五代接班人,这时才决定新朝是否比旧朝廷进步。

卫铿现在“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反思,在体制上,自己真的进步吗?

此时卫铿在山窝中领导着这一群内陆“逃贷青年”,进行快速的一系列工业建设的过程,也是不敢和主世界20世纪东方比。这个观天社眼下不缺资本,在神州核心内部一只紧贴着大城市的武装就是资本,同时也不缺技术。

卫铿觉得,还是欠缺考试!,如果不能完成五代以上可传承的公平,那么依旧是“王朝周期律”…

5月20号,卫铿收到了周围城市中地下党人发来情报,所有城市目前好像都在安装一套新的敌我识别系统,当进一步情报到来后。

卫铿看着天空中湛蓝星体,确定那是一个轨道舱基地,冷呵道:“哎吆,冲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