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储君之争?一场政治分野罢了!(第2/2页)

“幼公子到南海不过十余日,却能让百越人这么忌惮。”

“这岂非证明了幼公子才能之卓越?”

“幼公子过去随陛下巡游四方,眼界也随之大为的开拓,虽并无太多的行政处事经验,但幼公子过去在陛下的熏陶下,定也积累了不少见识,又熟知律令,对大秦的体制深有了解。”

“相较于长公子,臣认为幼公子更适合为储君。”

“请陛下明鉴。”

听完杜赫的话,胡亥神色微异。

若非他对自己有了解,恐还真信了杜赫的话。

不过胡亥早知最终的结果,因而心绪很是平静,并没有太多的起伏,但殿内的赵高等人,却是神色雀跃激动。

若是胡亥真被立为了储君,他们也就可一步登天了。

赵高拱手道:“臣附议。”

“臣认为当立幼公子为储君。”

“幼公子性情坚毅务实,为人中和,喜好律令,对大秦律令是深有了解,也一向严以律己,遵纪守法,从未做违法乱纪之事,而且这些年幼公子一直不曾停下学习的脚步,从善如流,广开言路。”

“臣相信幼公子为储君后,定能快速学习处理政事的能力。”

“请陛下明察。”

与此同时。

场中一些朝臣也回过神来。

他们打量了胡亥几眼,又看了杜赫姚贾几眼,眼中若有所思。

很快。

朝中附议胡亥的朝臣渐渐多了起来。

一时间。

朝堂甚至争执不下,也渐渐分列成了两队。

一方赞成扶苏,一方赞成胡亥。

不过,相较于其他朝臣的争执,李斯却眉头紧锁,他依旧没有想明白始皇的用意,以他对始皇的了解,始皇不可能这么随意就做出立储的决定的,定有其中的深意,只是他始终没有想明。

而且……

胡亥在南海可是遭遇了袭杀。

事关皇室颜面,始皇当真就这么放过了?

这绝不可能。

再则。

这次的储君之争,争论的焦点扶苏,眼下还在北疆,根本就没赶回来,这次的朝议,从任何角度而言,都透着一股异样。

在一阵沉思无果后,李斯没有继续多想。

他再度将心神回到殿内。

在他心中储君人选,其实并不是扶苏。

非是不喜扶苏。

而是扶苏若为储君,日后上位为秦二世,到时自己的丞相之位恐是保不住,他可不认为自己在扶苏心中,有蒙恬的地位高。

看向殿内争做一团的众人,李斯眉头皱的越来越近。

倏而。

他似意识到了什么,眼中露出一抹精光。

他再度将目光望向后方,望着争执不断的两方,却是意识到,这次的所谓储君之争,实则是朝堂的政治分野。

李斯心神一紧。

他知道这是朝堂的又一次站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