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冠剑加冕!(第2/2页)

双眼散发着慑人的寒芒。

赵高眼中露出一抹冷冽,继续道:“陛下前段时间之所以没有上朝,并不是真的身体欠安,而是故意这样做的,为的就是营造立储的氛围。”

“继而才有了后续的立储之事。”

“眼下百官都认为陛下身体欠安,也都对此没有什么异议,实则都落入到了陛下的算计之中,而眼下陛下身体欠安,储君新立,到时陛下为了让储君坐稳位置,做一些过激的举动,想必诸位大臣也能理解,也会做出相应退让。”

闻言。

杜赫瞳孔微缩,额头有白汗溢出。

他凝声道:“你可知陛下接下来要做什么?”

赵高轻蔑的摇了摇头,轻笑道:“我一个宦官,又哪有资格知晓这些?但能让陛下这么处心积虑,定是牵连甚广的事,不然陛下为何要突然对立储这么上心,甚至还这么急忙就确立?”

“陛下过去何曾这么急切过?”

“此外。”

“胡亥公子在岭南遇袭的事,你们恐大多都有所听闻,但直到现在,已过去了大半月了,陛下对此还没有给出定论,你们心中难道真就没有疑惑吗?”

杜赫上下打量着赵高。

他对赵高说的话,已是信服了几分。

岭南的事一直压着,本就不正常,只是始皇不开口,他们作为臣子,自不好去过问,而且毕竟涉及到皇室颜面,岂是他们能插手的?

但经过赵高这么一说,杜赫又如何不明白,这是陛下另有想法。

而且所图恐怕不小。

只是赵高把这些消息告诉自己,究竟是有何用意,又意欲何为?

杜赫也并没有遮遮掩掩,直接了当的问道:“不知赵中车府令,将这些消息告诉给在下,究竟想做什么?”

赵高呵呵一笑,道:“杜少府多心了。”

“我赵高并无什么想法。”

“只是想告诉你们,胡亥公子并非主动退出,而是不得不退出,也没办法去继续坚持,如果当时在朝堂上继续相争,定会惹得陛下不满,所以还请诸位重臣不要介怀,这实在非胡亥公子本意。”

杜赫深深的看了赵高一眼,也是爽朗的笑了起来。

他从容道:“既然是陛下的要求,胡亥公子避让也是情有可原,我等身为朝臣又岂会怪罪公子?这次也多谢赵中车府令,将此等重要消息告知。”

赵高笑了笑,双眼眯成一条缝,点头道:“消息我已经告知了,也就不就此多逗留了,杜少府这段时间可要多加留心,朝堂可未必会太平。”

说完。

赵高快步离开了。

等赵高彻底走远,杜赫目光陡然阴沉下来。

很快。

其他官员再度聚拢过来。

姚贾凝声道:“这赵高说了什么?”

杜赫嗤笑一声,冷冷道:“我们的那位幼公子可并没有真的放弃争储,只是上一次在朝堂是不得不放弃。”

“陛下又开始在朝堂布局了,上一次长公子一番动静,却是将廷尉府给折腾的不轻,这次陛下连储君都能给出来,只怕图谋会更大。”

姚贾目光一沉。

杜赫继续道:“我们这次恐都被陛下给糊弄住了,陛下身体并未出现问题,一切都只是一个局,而我们全都跳了进去。”

“接下来……”

“朝堂恐会风起云涌了。”

杜赫长长的叹息一声,眼神却变得无比犀利。

他依旧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息,这次扶苏回来,不仅是他一人,还有蒙恬跟李信,这两人在军中的威望很高,而胡亥又在南海出了事,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看,都透着不一般。

姚贾看了杜赫一眼,却是没有继续再问。

他们抬起头,看向了不远处的扶苏,眼中露出一抹不明不白的隐忧,相较于其他朝臣的欣慰,他们却感觉扶苏跟自己等人政见不合。

扶苏过去如一块璞玉,让人感觉很踏实。

但现在扶苏却被打磨成了一柄玉剑,就如现在他腰间系着的那柄玉具剑,锋芒毕露,对他们这些帝国元老,充斥着威胁跟压迫。

上次的盐铁之事,杜赫跟扶苏便有了政见冲突,前面的立储朝会,也将这种分野尽数展露,就算杜赫想要去挽回弥补,但扶苏恐也不会轻易接纳,而且政见分野,是双方都难以接纳的。

加冕大礼结束后。

扶苏成为储君之事彻底落定。

然而跟太庙庭院的欢呼声不同,在咸阳城中却弥散出一股不安的议论声。

毕竟在铁血大争百余年后,强力兴亡已经成为一种深深植根于天下的信念,而过去扶苏秉持的信义,又太容易被人等同于迂腐的仁政,等同于空泛的王道,所以咸阳城中开始陆续传出质疑的声音。

扶苏之前的改变,是昙花一现,还是真有了切实转变。

谁都不敢轻言断定。

而这一切的一切,都得等这位业已加冕带剑的储君,日后正式施政来说明。

对于咸阳城中的质疑,扶苏并未去理会。

他在接下来几天,接连拜会了各大官署,态度放的很低,谦恭厚重又绝不显半分伪善,更没有表露出丝毫倨傲浮华之气,这也让不少朝臣信服。

相较于扶苏的春风得意,胡亥显然是彻底沉寂了。

这几日,他甚至没有待在宫中,直接找了个理由,跑到了嵇恒那边,还美其名曰,眼不见心不烦。

嵇恒倒也并未在意。

不过。

咸阳的安宁注定是暂时的。

嵇恒知道,扶苏知道,杜赫等人也同样知道,所有人都在等着,等着大秦这位储君的上任之火。

旬日之后,这把火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