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1章 好日子(第2/2页)

其实在徐锐他们两人到来之前,分馏塔就已经开始在点火运行了。

所以在徐锐他们跟苏联专家上到出油口之后,再经苏联专家打开油管阀门,一股淡黄色的液柱便立刻从管口缓缓流淌出来,流入到管口下方摆放着的油桶中,空气中,便立刻弥漫起一股刺鼻的气味,正宗的柴油味!

一看这个颜色,再闻到这气味,徐锐便知道,柴油的品质很不错!

一个苏联专家弯腰从油桶里舀了一小杯柴油,然后很小心的点燃,那一小杯的柴油便立刻腾的燃烧了起来,绽放出了一团橘黄色的火焰,在场的苏联专家便纷纷鼓掌,王沪生也情不自禁的跟着鼓掌,甚至还落了泪。

徐锐就没有王沪生这样的激动,因为他没办法体会王沪生的心情。

不是出生在这个时代的人,是完全无法体会王沪生此刻的心情的。

近代中国,几乎就没有重工业,除了汉阳钢铁厂勉强可算重工业,就再没有别的了,但既便是汉阳钢铁厂这一颗独苗,进入到民国之后,也被国民党玩废了,进入到三十年代,就是国粉吹嘘的所谓的黄金十年,中国的重工业甚至还及不上满清末年。

那个时候,几乎所有在中国出售的工业制品,前面都带一个洋字,洋火、洋油、洋车甚至于还有洋钉,可是现在,包头工业区终于炼出了国产的第一滴柴油,作为一个中国人,再作为察哈尔独立团的政委,王沪生又岂能不激动?

几个苏联专家走过来,对徐锐和王沪生说道:“达瓦里希,炼化厂已经成功试生产,我们的任务已经顺利完成了,这套炼化设备的标准年炼化能力是五万吨,如果满负荷运行,年炼化能力最高可达八万吨,接下来,可就看中国同志你们的了。”

听完转译,王沪生便立刻说道:“达瓦里希,你们尽管放心,我们已经组建了一支庞大的驼马运输队,包头炼化厂很快就会满负荷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