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 后续影响(第2/2页)

你说盐课之案,司礼监监审朝臣尚能理解。但如今一桩小事也要司礼监去管,朝臣恐会担心阉党做大。甚至到了一种……有事则找司礼监的程度。

朕与你交个底,这些,朕事先并没有想到。”

朱厚照是坐着的,冬天冷,外面不愿意去。于是就盘腿在软塌上,听着风声,批阅奏疏。

靳贵么,没有让他跪,而是弯腰立在一旁。

“陛下睿识英断,英明神武,已是天下所共认。微臣之本意,也并非是想说陛下所虑有缺。”

“无妨。你知道朕为什么没有想到吗?”

靳贵停顿,“请陛下赐教。”

“因为对天子来说,没有外臣与内臣的区别。外臣泛滥要治,内臣泛滥了也要治。至于说忠奸善恶,虽是两极相反之物,但实际上却很难辨认。有些人看似忠,但办不成事,有些人看似奸,但办得成事,你说朕该用忠还是奸?

所以朕当国,不是只看黑白,天地之间也没有纯黑与纯白。黑若管用便用黑,白若管用也用白,反之亦然。由此而产生的影响,那不是朕该考虑的事。”

靳贵心头微震,天子新年十七,讲出来的话却如此老成。

所谓不是朕该考虑的事,其言外之意是说,是他们应该考虑的事!

简单的说,皇帝只需展现自己用人之道,要去研究这个道的是他们!

如果说有人不理解,那皇帝照样不会予以考虑,你可以‘不居庙堂之高,而处江湖之远’。

但是这样一来……

靳贵抿了抿嘴。

“臣只恐奸臣当道。”

朱厚照手中的笔锋停住,这时候才转头,“你也是朕的臣子。你来说,处处照朕的旨意办事,这是逢迎,还是忠诚?屡屡不按照朕的旨意办事,这是忤逆抗上,还是刚正不阿?”

“臣想,这要看具体的事,圣人也说,邦分有道无道。”

“那么有道无道,由谁来界定?”

“自然是天下万民。”

“天下万民?朕一道开海令,百姓有颂之,百官也有谴之,这天下万民的声音是颂还是谴呢?”

“这……”

“所以,有道无道,归根到底还是由你们自己来界定的。但朕做的事对不对,凭什么由你们来界定?”

“微臣……”

朱厚照不与他计较,“你不善言辞,那么便取长补短就好。当然,你今后还是有什么就说什么。今日你的话,朕很喜欢。”

靳贵大受震撼,他自己觉得很唐突刺耳的话,皇帝竟然说他很喜欢。

这是何等气度的帝王。

所以他跪了下来,叩拜道:“吾皇圣明!”

朱厚照则低下头去继续写东西。

其实靳贵的话多少击中了他心中另外的想法,

文官如果不管用,是要用一用宦官的。

而且这件事本身也没什么好说的,毛语文做错了事照样受罚,这和厂卫、文臣之别没有关系。

不多时,东厂那边递来了东西。

朱厚照捻着手指翻开,上面写的是昨夜毛语文如何整顿锦衣卫之事。

略作思量之后,他出声,

“传旨。”

边上伺候的尤址近前躬身。

“升锦衣卫指挥副使毛语文,为指挥使。”

“是!”

尤址心中是很诧异,刚刚罚过,如今又赏,短短一日之内连番变化,这是何用意?

其实是两个目的。其一,不可欺君已经在他的心里了,有这一点,就可以当指挥使。而这个意外的升赏会让这句话毛语文心中更加根深蒂固。

其二,太监上位、酷吏也上位,就是要更清晰的向外庭传达皇帝的意志,因为所有臣子都知道聪明如他,不会无缘无故的做出什么事,更加不是糊涂了、气愤了才支撑厂卫,而是因为他们好用。既然如此,其他的一些聒噪之言,就不必再到宫中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