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五章 迎敌(第2/2页)

但今天不一样。

虎贲卫中有职业的夜不收,在上午时就转进县城禀告,

鞑靼大军向这里来了!

“来了多少人?”石奉猛得转身,他有些兴奋地望着自己手下的兵。

“都来了!”

“都来了?”就是边上的朱凤也惊了。

良乡知县周铮,是个干瘦的教书先生模样,他反问道:“是向良乡来吗?”

“是的!千真万确!”

“这是什么意思?”朱凤实在无法理解,“到了京师,一下不打,竟又折返,难道要回去?”

“回去是不可能的。”石奉自紫荆关一战之后,便已多少了解了达延汗,某种意义上,这也是个心狠之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现在这个阶段,他怎么会回去?

“若不是回去,还有什么理由能让他再回过头来?”

“或许是粮……”

“就是粮草!”屋外走进来三个人,为首的正是高挑年轻的韩十二郎,“学生参见指挥使、小国公。”

“看来都得知了消息了。”

良乡周知县颇为紧张,“怎么还成真了!”

“学生有一个问题还想请教指挥使。”

“说。”

“指挥使觉得,有没有可能小王子是撤兵?”

“撤兵?”石奉回想了一下,他是远远的见过达延汗的,“……为何这么问?”

“因为在学生看来,鞑靼军赢面极小,此时撤兵才是上上之策。粮草虽然可能是原因之一,但退兵也是。”

如果从这个角度去思考,石奉只能摇头了,“小王子征瓦剌,犯大明,十几年来征战千里,蒙古几乎为其统一,这种人物,现如今还有五万兵马,你叫他承认自己的失败?这如何能做到?”

这种当世枭雄,都是自信心极强的人物,暂时的困境并不会吓到他们。这才哪儿到哪儿,就想叫人家承认自己失败,靠什么?靠嘴吗?

“那么就是粮草!按照陛下旨意,京畿各地都以护粮为先,虽说还是有粮食被其所抢,但那是五万多人、三万多匹马,粮草供应不畅,他如何攻打京师?”

“不管因为什么,小王子已经指向良乡,此战,艰难。”

石奉报仇心切,但听到小王子领了全部人马,他也有些忧虑,

“既然艰难,那就如实上奏,求援!”

周知县也在旁应和,“是啊,五万鞑靼兵马,仅凭良乡一县之民,如何能守住?”

“何处的援兵?”

韩十二郎说:“若我们打得坚韧,就会有援兵!”

“何意?”

“小王子此时的局面是殊死一搏,可若是再一次战事不顺,他无论如何都得退兵,只要他无力再威胁京师,到那时就有援兵了。”

石奉眼睛一亮,第一次重视起眼前这个不满二十岁的少年。

“你叫韩十二郎?”

边上的岳建庭解释了一句,“指挥使有所不知,十二郎是军学院次次都第一的学生。”

韩十二郎谦虚的颔首。

他们不需要打赢,他们只需要拖住。

即便拖不住,小王子在这里耽搁的太久,而朝廷之兵一旦到来,他也免不了一场失败。

“指挥使、小国公,咱们若真能拖住小王子,则不仅指挥使和小国公之前的罪责可以免除,甚至还能立有新功。”

石奉不仅仅是立功的问题,他还有很多兄弟死在了鞑靼人手里。

“我们迎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