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八章 殖民之路(第2/2页)

急得他直接就讲了,“铸币厂的差使叫老二领了就领了。本来我们兄弟几个也都要给父皇分忧,但我却没什么差事,两位,你们可得快些给出出主意。”

姜雍捋了捋胡须,“大殿下不必着急,您不是没差使,您是刚办了鱼鳞图册的差使才回来。皇上爱子,说什么也会让你歇息个几天。”

“话虽如此,也是要谋划谋划才行。”

蒋冕点头,“皇上现在所关心的大事,不外乎那么几样,一是吕宋和新疆的军务,吕宋不提,新疆有杨一清,而且新疆并未大打,大殿下去了也难有表现。二是货币改革,这个顾阁老掌控全局,二殿下即将新任铸币厂厂长,也不适合大殿下。再有么,就是博望侯这场风波……”

载垨眼睛一下子睁大,“总不是叫我去支持那心高气傲的景旸,说什么大地是圆的吧?”

姜雍抿着嘴,“皇上都支持了,大殿下为何不能支持?”

“可这也算不得什么功劳,最多就是附和一句罢了。”

“不是,不是。”姜雍摆摆手,“敬之这话倒是提醒了我。皇上行事,从来都是洞见万里,如今忽然这样支持景旸,难道仅仅是为了帮他赢了这场‘斗嘴?’,不,皇上是希望我大明有更多的人能了解世界,而了解的更多,则是为了应对不测之事。如何应对呢?”

载垨顺着问:“如何应对?”

蒋冕提醒,“刚刚二殿下已经说了呀。”

喔,对对对,

载垨恍然大悟。

就是以一个一个‘石塘港’为跳板,如此一来,进退自如,而且开疆拓土,立下不世之功。

这怎么能不是皇帝的心思呢?

“这么说来,我该在博望侯的这场风波之上再添一把火。”载垨渐渐明悟过来,

另外两个人也是。

大地圆不圆有什么关系。

重要的是根据景旸提供的这些东西,来引导大明的一些变化——这个变化是要落在皇帝的心上的。

姜雍又笑着说:“三殿下此番若是顺利,那么他的功劳最多就是一个石塘港,可大殿下不一样,大殿下提出的是十个、百个石塘港,岂不更加高明?”

这句话是一下子说进载垨的心里,挠得他心痒痒。

“幸得两位先生教我。那我这就像父皇进言?”

姜雍劝道:“不可。大殿下应该去博望侯那里把地球仪要过来,依据实际,提出我大明行之有效的对外战略!”

虽然表达的词汇不一样,但实际上他们在讨论的就是殖民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