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第2/4页)

“你不要试图露出那种奇怪的笑容,不适合你。”顾夜宁在明烨下意识地要扯出那种甜腻的,不怎么真实的假笑之前制止了他,“我不记得时间是因为,我在合宿基地里的大部分时间概念,是按照当天做什么事来记的。比如说周几彩排,周几正式舞台,几天后需要去录制什么物料,对具体的日期没印象。”

看明烨的表情飞速转变,顾夜宁又补充了一句,“……说实话,我甚至不确定今天是几号。”

明烨怀疑地说:“真的吗?”

“真的。”顾夜宁真诚地回答。

“好吧,那就算了。”明烨摸了摸后脑勺,“你下次注意。”

顾夜宁觉得自己现在对如何避免明烨的情绪变化有些心得。有话直说和善意的谎言,搭配着来,就能把明烨哄得服服帖帖的。迂回委婉会让他忍不住脑补很多。

甚至说谎话也要说得堂堂正正,大大方方。

比如刚才顾夜宁的那句“不确定今天是几号”。他这种学数学的人对数字还是敏感的。

幸亏他们对话的声音并不高,在门外的站姐们听不见他们的对话,只能看见他们你来我往交流了一阵子,然后一起转过身继续往练习室的方向走,完全忽略了刚才的那个问题。

这其实是一种温和的回避态度,毕竟刚才的问题,顾夜宁怎么回答都显得很奇怪。

而且他们已经不需要对此做出回答了,站姐们通过摄像镜头清晰地记录了明烨的表情从窃喜到不爽再到释然,随即重新开心起来的全过程。

“所以夜宁到底说了什么?明烨表情变化的跨度怎么这么大?”

“不管说了什么,反正哄好了。”一名站在后方的粉丝小声说。

“什么哄好了?怎么说话呢?都是竞争对手说什么哄不哄?你当这是耽美小说啊?”她前边的另外一名顾夜宁唯粉烦躁地回头抱怨,“不要给我担弄这种奇怪的人设好吗?顾夜宁不哄任何人。”

“要不要这么霸道……”后边的粉丝悄悄抱怨着,不再开口。

在大家的注意力重新转移之后,她低下头,开始手指如飞地编辑微信内容,发给相熟的小姐妹:

【你真该看看刚才的画面。】

【因为夜宁的几句话情绪来回反转了几个来回的明烨的表情。】

【刚才还龇牙咧嘴了几秒。】

【现在他又像个小狗一样乖乖跟在夜宁身后走了。】

【顾夜宁,训犬大师。】

不给顾夜宁塑造“哄人”的人设,那换个人设嗑总是可以的吧?

隐藏在人群中的这位“长夜难明”cp粉发完消息,把手机塞回口袋里,露出了满足的微笑,深藏功与名。

暂且不提明烨在粉丝眼里到底有多像一只能轻易被哄好的小狗,两个人回到练习室后,将东西暂且收拾到角落里,和其他练习生的私人物品摆放成一排。

人还没来齐,顾夜宁稍微活动了一下手脚,盛繁和叶丛茗恰好敲门来找他。

三个人来到一楼的小会议室,在桌边坐下来,看起来像是要进行一场严肃的谈话。

在这之前,两个人和顾夜宁找了个吃饭的时间稍微聊过一次。他们一致认为,自己基本没有能在下一轮存活,进入决赛夜的希望,因此三公舞台和前辈合作舞台,就是最后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了。

六十七名练习生,在第三轮正式淘汰后只会留下二十二人,比以往的那些一百人,甚至不足一百人的选秀节目压力大上许多。

——这意味着三分之二左右的人将无缘最后的决赛夜,淘汰率可谓高得残酷。

顾夜宁没办法说出虚假的“你们肯定能进到决赛夜和我一起准备出道”这种话,因此只能在两个人和他说起的时候,保持着平静的表情倾听,给予最大程度的尊重。

“想找你给个意见,你觉得我们要换什么发色呢?”叶丛茗问。

他的状态比之前好了一些,大概是真的想通了一些东西,眼神相较于以往,都变得坚定了许多,顾夜宁很欣慰他这样的变化,至少在未来离开合宿基地之后,不会再次出现罹患抑郁症的糟糕结局。

他问:“你们和公司商量过吗?”

叶丛茗摇了摇头:“都没有。之前公司的意思是,Adam哥来了之后我们自己跟他商量,但他明显不可能带那么多染发剂来合宿基地,我怀疑他来之前已经替我们挑好发色了。”

不像顾夜宁直接和公司说,自己要考虑染回黑色,目标明确,叶丛茗与盛繁都表现出了原本对发色并无研究,甚至没怎么做过功课的练习生的样貌,完全不知道什么颜色适合自己,甚至不太搞得懂具体能染什么颜色。

“反正,你们不要直接染回黑色就好。”顾夜宁扯了扯嘴角,苦涩地说。

盛繁同情地看了看他。

叶丛茗比他们乐观一些:“也不一定,说不定Adam哥会给什么更好的建议,毕竟他才是专业的。”

顾夜宁摊开手:“希望如此。”

至于叶丛茗二人接下来的发色变化,他没法给出特别的建议,如果最后的效果不好,会对两名同公司练习生产生影响。

好在盛繁二人也不是单纯为了所谓的“换发色建议”来找顾夜宁的,他们有更重要的事情要通知他。

“关于线下的粉丝见面会——”

横据在三公,前辈合作舞台与决赛夜之间的拍摄内容不少,除了乌子然之前提起的三公获胜组参加打歌节目,和被带到E-Star演唱会之外,练习生们还要第一次和那么多粉丝真正意义上的“面对面”进行交流。

线下粉丝见面会,届时将会有五百名幸运的粉丝被选定参加,而六十七名练习生将会被分为两组参加见面会,目前还没有确定具体两组练习生的名单,但是必定是根据三公的小组名单进行分组。

顾夜宁说:“公司要把我们三个分在一个时间开见面会吗?”

盛繁说:“正好相反,公司听起来是完全不在乎我们到底在不在一组的。”

也是。

公司从来不在意三个人在节目里到底有没有分在一起,或者所谓的“抱团”,虽然是一个公司的练习生,但其实他们几个并不存在于一个小团体之内,各自有玩得好的同伴。这或许也是节目组在最开始的时候,“同公司不允许在一个宿舍住”的规则的用意,不得不说,有点效果。

“所以公司和你们说了什么?”

盛繁吞吞吐吐:“就是各自问了我们一下,想和其他公司的哪个,或者哪几个练习生分到一天,一起参加见面会。”

顾夜宁:“……”

他没听懂。

“什么意思?”他茫然地问。

线下见面会的两组人的确不是一天:准确来说,每一天的见面会各自有五百名粉丝到场,这些粉丝会根据“粉籍”进行时间安排,这点上节目组还算人性化。但顾夜宁没明白自己并不作为观众,为什么要在意和哪个练习生在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