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西班牙内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彩排”(第2/2页)

维尔纳·莫尔德斯在西班牙内战期间击落敌机15架,名列德国王牌飞行员之首。法国战役和不列颠战役又取得53次空战胜利。“巴巴罗萨行动”第一天就击落4架苏军飞机,一个月后成为首个战绩超过100架的王牌飞行员。出于保护考虑,不让他再升空作战,改任战斗机总监(General der Jagdflieger)。1941年11月17日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空军第二号“王牌飞行员”(战绩62架),这时负责飞机生产的恩斯特·乌德特(Ernst Udet,1896—1941)在柏林自杀身亡,11月22日莫尔德斯从苏联前线赶回参加他的葬礼,途中遭遇暴风雨,飞机失事身亡。

阿道夫·加兰德(Adolf Galland,1912—1996),1935年在一次飞行训练中眼睛意外受伤,靠死记下视力表通过体检。西班牙内战期间执行对地攻击任务,发展了俯冲轰炸作战技术,但没有击落敌机的记录。“二战”开始后在波兰仍然执行对地攻击任务,1940年年初才转到战斗机部队。法国战役中他于5月12日首次取得空战胜利,战役结束便已达到12架。接着参加“不列颠战役”,1940年年末记录达到57架。此后留驻法国,负责拦击袭击德国本土的英国皇家空军轰炸机,1941年11月胜利记录达到96架。但也就在这时,莫尔德斯空难身亡,加兰德被任命为战斗机总监。和德国空军许多将领、飞行员一样,他和戈林的关系也不好。1944年发生吕佐带头的飞行员“犯上”事件,加兰德虽未参加却被认为是他们的主要支持者,于是被解除职务并被软禁在家。戈林、希姆莱等人本打算将他送上法庭,以叛国罪处死或者让他“自裁”。后来得负责军工生产的斯佩尔说情才重返部队,让他组织起世界上第一支使用喷气式战斗机的“第44战斗机队”,成员几乎都是德国空军最优秀的战斗机飞行员。其中格奥尔格-彼得·艾德尔(Georg-Peter Schorsch Eder,1921—1986)击落美国空军飞机56架,包括至少36架四引擎重轰炸机。

汉斯-约希姆·赫尔曼(Hans-Joachim Herrmann,1913—2010),西班牙内战期间的轰炸机飞行员,第二次世界大战仍然操本行,成为德国空军最成功的轰炸机飞行员之一。他主要参加对大西洋英、美海军舰艇和运输船队的轰炸,共炸沉各种舰船12艘,总吨位7万吨(别忘记,当时除航母外各种舰船达到万吨的还很少)。

威廉·冯·托马(Wilhelm Josef Ritter von Thoma,1891—1948),参加西班牙内战的德国装甲部队指挥官。他发现苏联设计制造的T-26坦克虽然也属轻型坦克,但装甲比较厚,两挺机关枪外还装备一门45毫米火炮,性能不仅大大超过德国只配备机关枪而没有火炮的Panzer I型,也胜过稍晚生产出来配备两挺机关枪、一门20毫米火炮的Panzer II型,对德国改进坦克设计、制造有重要意义。

波利卡尔波夫伊-15单座双翼战斗机

波利卡尔波夫伊-16单座单翼战斗机

梅塞斯密特Bf-109(也称Me-109)单座单翼战斗机

与坦克的情况类似,西班牙内战取得的经验对德国改进飞机(包括战斗机和轰炸机)设计、制造也起了重要作用。德国“秃鹰军团”起初使用亨克尔(Heinkel)He 51单座双翼战斗机,但很快就发现它不是苏联波利卡尔波夫伊-15单座双翼战斗机和伊-16单座单翼战斗机的对手。于是改用梅塞斯密特公司研制生产的Bf-109单座单翼战斗机,并根据实战经验不断改进,使它成为“二战”期间衍生型号最多、生产量最大(总共生产了33,984架)、战绩最佳的战斗机。

梅塞斯密特“Bf-109”型号名字中的“Bf”,来自公司的巴伐利亚飞机工厂,也以设计者威廉·梅塞施密特(Wilhelm Emil Messerschmitt,1898—1978)命名称“Me-109”,被认为是第一种现代战斗机,包括多个“首次”:首次采用全金属硬壳构造,首次采用密封驾驶舱,首次采用可缩回起落架,首次采用液冷航空发动机。

“二战”期间德国最著名的俯冲轰炸机(Sturzkampfflugzeug,简称Stuka,斯图卡),容克斯公司(Junkers)研制生产的Ju 87,也是在西班牙内战中首先使用和改进的。“二战”期间它被用于德国所有战场,不过用得最多的还是在苏联战场。和战斗机中的Bf-109类似,它也有多种型号,是德国生产数量最多的轰炸机,总共生产了6,500架。

纳粹德国容克斯Ju 87俯冲轰炸机,简称“斯图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