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慕尼黑协定》:被出卖的不仅仅是捷克(第2/2页)

9月28日,维茨勒本将军来到总参谋长哈尔德的办公室,准备接受执行原定计划的命令。但就在这个时候,传来英国首相和法国总理要来德国与希特勒会晤的消息,情况完全变了,希特勒已经无须动武就能得到他想要的一切,将军们也就失去指控他把德国投入战争的理由。战后哈尔德在纽伦堡审判时说:“由于发生了这一情况,采取行动的全部基础已经消失。……只能等待新的机会到来。”

战后美国人夏伊勒在《第三帝国的兴亡》一书里批评说:“把自己的无能诿过于外国人,正是德国人的弱点。”还说:(英国的首相和外交大臣、法国的总理和外交部长)“没有十分认真地看待德国内部有一批将军和文官准备‘谋反’的消息,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原谅的。”这样的看法是否正确?读者当不难做出判断。别忘了,当时在英国,而且就在张伯伦自己的保守党内部,以丘吉尔为代表的一些人,包括外交大臣首席顾问范西塔特爵士,已经多次提出不要一味迁就希特勒。就连丘吉尔,恐怕也不相信英、法两国会继续那样做,否则就无法理解他为什么要在给德国人的信上表示确信英国将会和法国一起出兵。德国人确实像丘吉尔所“祈求”的那样没有“误信”,然而,他“像1914年7月底一样确信”的英、法两国出兵,却没有成为事实。

被美国记者夏伊勒批评“无能”的那些德国人,仍然继续反对希特勒的秘密行动。贝克将军是后来1944年7月20日谋刺希特勒事件的主谋之一,失败后被捕并被立即处死。克莱斯特将军也被捕,藏在家乡的丘吉尔信件被盖世太保搜出,成为他的重要罪证,1945年4月16日被处死。维茨勒本在法国战役后晋升为元帅,后来是“720事件”的主谋之一,预定推翻希特勒后由他担任国防部长。事发后同样被捕,被判处死刑并且以绞刑方式在柏林北郊的鳊鱼湖监狱(Strafanstalt Plötzensee)执行。

根据当时德、意与英、法之间军事力量的对比,应该说,贝克将军和其他普鲁士将军的看法并非没有道理。问题在于他们只是纯粹从军事角度考虑,而军事从来都是为政治服务并且为政治左右的,在这种情况下,希特勒那样的政治赌徒就比军事专家高明了。

上面所说苏台德危机中“趁火打劫”的邻居,是波兰和匈牙利。波兰“助桀为虐”,确实分到了一杯羹,但它很快就高兴不起来了。其实,如果没有忘记历史,波兰本来应该十分清楚,德国甚至不会像对待中东欧其他国家那样对待自己。历史上它曾经三次(1772年、1793年和1795年)被普鲁士、奥地利和沙俄瓜分,后一次且亡了国。拿破仑打败普鲁士以后建立的“华沙公国”,也随着拿破仑的失败而在1815年维也纳和会上被普鲁士和沙俄瓜分。波兰历史上曾经三次被瓜分的说法并不正确,实际上它是四次被瓜分,两次亡了国。

1939年9月1日希特勒发动对波兰的侵略,称“进军波兰”,在军队内没有遇到什么反对,因为大多数普鲁士军人与塞克特类似,对波兰持仇视甚至敌对态度。不少人的家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波兰复国以后变成波兰领土,难免有中国人所说“还乡团”的意识。

希特勒动用了他的绝大部分兵力进攻波兰,完全不顾自己的西部边界,称得上“胆大包天”。然而,普鲁士将军们却没有再提出异议,因为他们已经相信“元首”的判断不会错。前三次“赌博”(进军莱茵兰、吞并奧地利和拿下捷克)他都中了“头彩”,自然没有理由认为这一次他不会成功。果然,尽管英、法两国以及大英帝国所属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南非联邦随即对德宣战,声势不小,但都只停留在口头上,没有采取任何实际行动,真正是“西线无战事”,美国则继续“中立”,这让希特勒可以放心地全力以赴进攻波兰。正是西方大国那些对他一再姑息迁就的政治家,让普鲁士将军们不得不信服希特勒。

令人难以想象的是,拥有200万兵力,据称在欧洲仅次于英、法、德、苏而排名第五的波兰军队竟不堪一击。尽管一些部队抵抗得十分顽强,甚至演出了以骑兵血肉之躯和德军坦克拼搏的壮烈场面,但都各自为战,没有统一的指挥与配合。尤其是开战仅四天,波兰政府就抛下自己的军队与人民逃离华沙,先逃到罗马尼亚,后逃往法国,在那里建立起流亡政府。然而不到一年,法国也战败投降,于是再次流亡到英国。不到一个月,华沙电台就停止播放波兰国歌。10月5日,希特勒在华沙检阅了他的得胜之师。

1939年10月5日,希特勒在华沙阅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