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历史变与不变(第2/2页)

他在给玛丽的信中写道:

“我想要走出国门去。历练对一国之储君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父亲也是这样认为。”

“公爵领相对安全,许多居民对法兰西的仪仗感到非常亲切。而在不同的土地上,我可以学到不少新东西。”

“不过,我最终的目的地是罗马。”

“我需要向教皇解释,为何苏格兰突然自作主张、似乎正在脱离教廷的控制。我原本更想来你这儿,看看你——天知道我有多想念你。可是,眼下,那边的文书似乎更为迫切。”

“我们能承诺,苏格兰忠于天主教教义,决不会倒向英格兰那样的新教体制。但是,教皇对此仿佛不大信任。教廷的担心不无理由。如英格兰,就曾经与之决裂,甚至在玛丽·都铎女王执政期间,也未将关系修复完毕;况且,现在那里的君主,又换成了更为教廷所不齿的伊丽莎白……”

“当然,文书中仍旧留了许多余地。但,连母亲也认为,我这或许不算多虑。毕竟,随着和平条约的缔结,罗马将更加专注于处理那些‘异端’,以恢复天主教的绝对权威。”

“所以,我会亲自同他们解释情况,展露我们的诚意,免得更多势力从中作梗。”

“你说过,一个安宁稳定的苏格兰,是君主的期望。所以,我想,除了前往你的家乡,我还能为你做点更有意义的事。”

读到这里的时候,玛丽不免有几分感动。总觉着,弗朗索瓦这一趟罗马之行,很大程度上,是在为自己去同教廷协调关系呢。

真是体贴的好孩子,这刚好是她需要的呢。

不过,翻到信件的后面部分,玛丽又确信,他的父亲亨利二世,也打算借此谋划些什么。

“法兰西国内,也有一些新教势力,正亟亟播散着他们从加尔文那里学来的东西。这亦令教廷有所不满。如今,边界终于变得和平稳定,我们的父亲,尊贵的国王陛下终于可以腾出手,以更有力的管理措施,来处置境内不同的声音。因此,他也希望法兰西和罗马方面加强联络,彼此帮助。”

玛丽猜测,亨利二世这是想借着清理国内新教徒的名头,又向教廷索要什么特权?早在弗朗索瓦一世时代,瓦卢瓦王室就以各种名头,变相控制起了境内教会组织及其收入。【注一】所以,尝到甜头的法兰西,一直乐于坚守天主教阵营的——前提是,他们能持续从中获益。

“此外,教皇与父亲一致认为,关于毗邻的英格兰,那位伊丽莎白女王的信仰问题,也需要再次商讨,谨慎处理……”

玛丽边看边点头。是了。说到底,即使伊丽莎白的地位,暂时已得到西班牙和法兰西两大国认可;亨利二世仍旧“包藏祸心”,试图以各种方式,去夺取英格兰的王位。

就在1560年6月10日,忠贞的旧教徒玛丽·德吉斯去世。亨利二世和吉斯伯爵闻风而动,派出法国军队,前来支援蒙哥马利伯爵。他们宣称,要尽力保护玛丽女王;具体说法,是为了守护苏格兰信仰的纯洁,维持王国之稳定——毕竟,儿媳(外甥女)进行的各种世俗化改革,抹去一些罗马教廷势力,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境内新教徒以及英格兰异端的逼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