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舆论(第2/2页)

苏凤章笑了笑没说话,这其实不难解释,人都有群体效应,当群体都是一个思维,周围人都是一个思维的时候,与之相反的理念才是不被理解的。

这在历史进步中屡见不鲜,而苏凤章利用的就是这种舆论趋势。

辟谣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正确的观念深入人心,一旦达成这个目标,即使那些谣言再厉害,也不得不烟消云散。

只是他也没想到《岁花吟》会这般受欢迎,以至于传播的速度大大超过他的预料,让他觉得为难的是,随着这场戏传播的越来越广,竟是有人找到了林长青的墓地开始祭拜。

苏凤章不知道的是,他写话本原本只是为了辟谣,谁料到这话本传播的越来越广,以至于千古留名,成为了经久不衰的一本作品。

在许多许多年后,文学家们普遍认为《岁花吟》是真人改编的话本,而写出其中最为经典诗句的林长青,更是被人感叹英年早逝。

但此事比苏凤章更加为难的,绝对是穆家族人。

从当初穆家做出丢弃尸体,不肯接林长青回乡安葬的事情,便能知道此地的风气。

穆族长最出息的儿子身处狱中,秋后就要处斩,他对林长青恨之入骨,痛恨当年自己不够狠心,没能阻止林长青走出这个村子。

要说他第二恨的,肯定就是苏凤章了,若不是他能言善辩,竟然摆脱了嫌疑,怎么会让穆围暴露,要他说,苏凤章就应该背上这个黑锅,乖乖的去死才好。

所以在离开湖山县之后,穆族长忍不住做了一些小动作,他是拿苏凤章没办法,却能暗地里毁了他的名声,看他将来能走多远,他儿子不能当官,别人也是休想。

但穆族长没料到的是,苏凤章没有倒霉,霉运却在穆家村头上挥之不去。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周围村子看他们的目光都有些不对劲了,这是不应该的,穆家村是十里八乡最富裕的一个村子,向来都是被人羡慕的。

终有一日,一个族人上门之后,穆族长才知道发生了什么。

手指哆嗦的翻开话本,穆族长连声骂道:“假的,都是假的!他这是血口喷人,我要去县衙告官,告他一个污蔑之罪。”

来人却不信这话,提醒道:“老叔,得了吧,他又没有指名道姓的,你能告的赢?”

“再说了,阿围那事儿别人不知道,咱们还不知道底细?他可不就是为了偷走林长青的一首诗就杀人吗,不是我说,这事儿他做得也太不地道了。”

“老叔,当年林长青他娘是怎么死的,您心中也是有数,何必再去为难他?”

“哎,原本好好的苗子,现在全毁了,这阿围也是过了,抢就抢,何必杀人,现在让全村都跟着一起抬不起头来,当年就不该……”

“滚滚滚……”不等他说完,穆族长抓起扫帚将他赶了出去。

那人是走了,穆族长又翻开那本书,等看到其中知县大人大骂穆围老夫教子无方,枉为人表的话,只觉得眼前一黑直接晕了过去。

穆家村发生震动,穆家族人闹哄哄的要换族长的事情,远在湖山县的苏凤章一无所知,他更加不会知道,当年林长青的母亲之死,背后也有着千万个闲言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