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殿试(二)(第2/2页)

这话说得直接,除了四皇子之外恐怕也无人敢在皇帝面前这么说。

皇帝的脸色一冷,斜眼看他:“怎么,你这是挑剔父皇题目不好?”

旁边的太子流露出几分窃喜,暗道四皇子自己找死,这是跟皇帝反着来干,心中巴不得他直接触怒了父皇才好。

四皇子连忙告罪:“父皇,儿子怎么会这么想,儿子只是为您感到委屈,大周天下这么多的贡生,在场这么多的大人,居然也并无几人知道父皇心中深意。”

皇帝只是冷冷的看着他,半晌,众人都以为皇帝真的动怒之时,却听见他哈哈大笑起来,拍着四皇子的肩头说道:“不错,不愧是朕的儿子。”

这话落地,太子和其他考官的脸色都不大好,难道他们真的错怪了皇帝,他横空出世的考题不是为了归隐,而是为了入世?

四皇子瞄了一眼太子的脸色,心中冷哼不已,口中继续说道:“父皇,你可觉得苏凤章的名字略有耳熟?”

皇帝点了说道:“确实耳熟,似乎以前在哪里听过,莫不是李公公提起过两苏?”

李公公一直站在旁边当壁灯,谁知道皇帝直接点了名,只得出来说道:“陛下可是忘了,一年之前盛行一时的《岁花吟》正是苏凤章,苏公子所作。”

太子心中暗道不妙,开口岔开话题:“父皇,不如我们先定名次?”

四皇子却抢先说道:“正是如此,一年之前,苏凤章能做出《岁花吟》这般传颂千古的佳作,一年之后,在会试殿试中也出人意表,屡放光彩。”

“当初皇叔带回《岁花吟》,永乐坊唱出湖山县奇案,当时父皇还曾想过传唤苏凤章,没想到一年之后,苏凤章倒是凭着一己之力走到了勤政殿上。”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皇帝其实已经不大记得苏凤章了,但这首好诗却在他心中,“原来是他,怪道眼熟。”

太子连忙解释道:“父皇,这首诗不是苏凤章所作,而是被谋害的秀才所作。”

四皇子却笑道:“父皇,苏凤章当初所作的是另外一首诗,寄身小邑倚利刀,染指羞谈脂与膏。屠夫白日杀饱豕,有情休分贵贱高。”

“当初张太师都曾经夸过这首诗,说苏凤章虽然年轻,对民生百态倒是知之甚详,是个可造之材,如今可不就应了这话。”

屠夫这首诗其实也不错,但比起另一首来显然并不符合皇帝的审美,不过听四皇子这么一说,他倒是想起里张太师等人确实是夸过苏凤章了。

他含笑点头说道:“不错不错,正是如此。”

太子张嘴正要说话,就听见皇帝乐呵呵的一锤定音:“既然是张太师都满意的人才,又有《岁花吟》奇案在前,会试殿试成绩在后,苏凤章堪为状元!”

“苏莯略逊一筹,可谓榜眼,孟庭才华出众,秀丽洒脱,当为探花。”

太子惊声喊道:“父皇,这……”

皇帝抬头看向太子,反问道:“怎么,太子觉得有哪里不妥吗?”

太子额头冒出冷汗,连声解释道:“儿臣并不是这个意思。”

皇帝又问其他考官:“那诸位卿家可有异议?”

几位考官面面相觑,有些闹不懂这位皇帝的心思,让太子去主持会试,又将他选出来的会元撇开一边,殿试出归隐的题目,又不喜欢称颂归隐的贡生。

但在皇帝的目光之下,他们纷纷拱手回答:“微臣并无异议。”

四皇子更是笑道:“父皇英明。两苏对决,一波三折,想必此事定能名传千古,为我大周留下一段佳话。”

皇帝笑道:“如此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