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这是我收到的最好的圣诞礼物”(第2/8页)

这一复电使布莱德雷感到大为震惊,这无疑是对参谋长联席会议的挑战。实际就等于说参加参谋长联席会议的是一群傻瓜,而且除了总统之外,麦克阿瑟在这一问题上不接受任何人的命令。如果是另一位级别低一些的将军以如此傲慢的口吻说话就会被撤职。但这位将军毕竟是麦克阿瑟。布莱德雷立即动身前往五角大楼。

当晚,参谋长联席会议作战室举行了一次特别会议。出席会议的军方代表有马歇尔、洛维特、布莱德雷以及三军参谋长,国务院方面有艾奇逊、腊斯克等。

会议还宣读了麦克阿瑟在东京发布的另一份“公报”。公报称:“随着完成对平壤以北敌军的包围和占领东海岸地区,朝鲜战争实际上业已告终。这些行动的结果是使我们手中的敌方战俘增加到13.5万人以上。再加上总计达20万人的其他损失,损失人数达33.5万人。这是对北朝鲜全部军事力量的一个公平的估计。北朝鲜人的战败和他们的军队的毁灭因而是决定性的。在联合国军队取得这一胜利时,共产党人犯了史无前例的、国际上最违法的行为。他们未经宣布交战状态即允许外来的共产党部队开过鸭绿江,进入北朝鲜并在接壤的东北地区边界之后的特殊庇护区内集结大量可能的增援师团及充分的供应。”

麦克阿瑟在公报中报告了目前的形势:“我们最初与之作战的北朝鲜军队虽然已被消灭或再无力从事军事行动,但是现在有一支新的生力军面对着我们。在这一支军队的后面,在我们目前军事行动范围以外的地方,有大量的外国后备部队和充分的供应。”麦克阿瑟称中国军队入朝参战是“一件具有最严重的国际意义的事件”。

特别会议将麦克阿瑟的电报和公报作为急件来处理。布莱德雷与杜鲁门通了电话,向他宣读了麦克阿瑟的电报。杜鲁门听完电报后,无可奈何地说:“我看,奥马尔,既然如此,那么就让他干去吧。”

与会者当即起草了给麦克阿瑟的一封电文。电文在开头巧妙地讽刺说:“你(11月6日)的电报所描述的情况,与我们最近收到的你(11月4日)发出的电文中最后一句相比较,有相当大的变化。”电文指示:

我们同意,摧毁鸭绿江桥梁将会在实际上有助于你指挥的部队的安全,但要避免这一行动导致中共攻势的加强,甚至使苏联人认为东北地区要遭到进攻而直接干涉。

这一结果不仅将危及你的部队,还会扩大冲突的范围,使美国卷入极端危险的境地。然而,鉴于你的第一句话(部队大量涌入)……批准你的计划,对边境附近地区实施轰炸,其中包括新义州的目标和鸭绿江大桥靠朝鲜的一端。这样做的前提是,你在收到这封电报时,仍认为此类行动对你的部队的安全至关重要。以上不包括批准轰炸鸭绿江上的任何水坝或水电站。

为了必须同联合国的政策和指示保持一致,以及将战斗局限于朝鲜,对美国的国家利益至关重要。因此,重要的是,你必须极其小心谨慎,避免侵入中国东北地区领土和领空,并请迅速报告中国东北地区有何敌对行动。你必须不断向我们报告形势发展变化。你应立即上报根据我们11月3日的电报的精神对形势做出的估计。

召开完特别会议后,布莱德雷又回到“一号住宅”休假。11月7日,他收到了麦克阿瑟的回电,回电称:

敌机正从鸭绿江以西的基地起飞,对我们在北朝鲜的部队进行攻击。这些飞机出现得越来越多。从鸭绿江到主要战线的距离如此之近,要有效地对付敌人使用的这种打了就跑的战术几乎是不可能的。对我的作战区域目前施加的种种限制,使敌机一越过东北地区—北朝鲜边界就得到了彻底的庇护。这一不正常的情况严重影响了空军和地面部队的士气和战斗力。如不迅速采取纠正措施,这种影响将产生决定性作用。对如何处理这一新的危险性事态发展,请做指示。

麦克阿瑟是要解除不许越过东北地区边界的限令,其飞机可以“穷追”对方飞机。但穷追对方飞机最终将导致美国逐步扩大同中国的战争,甚至扩大同苏联人的世界大战。但是,为了美军的安全,冒点风险是应该的。于是布莱德雷决定批准麦克阿瑟的飞机进入东北地区6~8英里,以追敌机。如果能使目前十分弱小的中国空军遭受到足够的打击,也许可以瓦解他们的斗志,迫使其全面撤退。布莱德雷立即起草了一份给总统的报告。

依照杜鲁门的授权,麦克阿瑟于11月8日派遣轰炸机开始对位于新义州、朔州、楚山镇、满浦镇和惠山镇等地的大桥进行了狂轰滥炸。

11月9日,麦克阿瑟乐观地向华盛顿报告,他能够“阻止具有足够力量的增援部队跨过鸭绿江”,因而,不会对他的部队造成任何真正的威胁。他赞扬这一空袭,称它:“封锁了战场,切断了敌人的补给和增援。”

麦克阿瑟相信远东空军将摧毁中国军队后方的集结地域,这样,中国军队就不能在朝鲜生存下去。他相信如果联合国部队能成功地推进到中朝边境,战争就会结束。

2 回家过圣诞节

麦克阿瑟十分干脆地说:“你可以告诉他们,赶到鸭绿江,全都可以回家。我保证说话算数,他们能够同家人共进圣诞晚餐。”

11月4日,大榆洞志愿军司令部。

电话铃声不断响起,频频报告了前方的胜利消息:志愿军第39军取得了云山大捷,西线其他各军进展顺利;东线志愿军第42军第124师坚决阻止了美军的前进。

彭德怀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第一次战役的胜利,对稳定朝鲜北部人心,使志愿军初步站住脚跟,坚持继续作战,是有意义的。

但是,彭德怀也意识到,到目前为止消灭敌人不多,志愿军实力未完全暴露,敌人还可能重新组织反攻。而志愿军部队在敌机袭扰下粮弹运输已发生困难,且寒冬将至,长期露营,难以保持战力。因此,他起草了给中央军委的电报,提出了对战局的发展及志愿军下一步作战方针的见解。“拟采取巩固胜利,克服当前困难,准备再战的方针”,“如敌再进,让其深入后歼灭之”。

毛泽东复电同意彭德怀的方针,并提醒说,下一步作战,德川方面甚为重要,志愿军必须争取在元山、顺川铁路线以北区域创造一个战场,在该区域消耗敌人的兵力,把战线推到元山至平壤一线,而以德川、球场、宁边以北以西区域为后方,才能对长期作战有利。毛泽东还告诉彭德怀,已调第9兵团到东线作战,也“以诱敌深入寻机各个歼敌为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