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和谈序曲(第2/10页)

经中国、朝鲜、苏联三国政府商议后,6月23日,马立克在联合国提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建议:“交战双方应该谈判停火与休战,双方把军队撤离三八线。”25日,《人民日报》发表朝鲜战争一周年的社论,支持马立克的建议。

当得到马立克的和平建议和中国《人民日报》拥护马立克的和平建议的消息后,经杜鲁门批准,参谋长联席会议立即发给李奇微一项训令:

1.在这次停战中,我们的主要军事用意在于停止在朝鲜的冲突,保证制止战斗的再起和保卫联合国部队的安全。……

2.不论关于苏联和共产党中国对合理的和可以接受的停战部署的态度是否认真,或者他们是否准备同意订立解决朝鲜问题的可以接受的永久性办法,我们都缺乏确切的保证。……

3.你和敌方部队司令员之间的谈判应严格限于军事问题,尤其不应进行关于最后解决朝鲜问题的谈判,或考虑与朝鲜问题无关的问题,如福摩萨问题和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问题;这些问题必须由政府处理。……

训令要求李奇微在谈判问题上要极其谨慎小心,不要涉及政治问题,而且也不要提到三八线,这些问题需要政治谈判加以考虑。

6月30日,“联合国军”司令李奇微奉美国政府之命发表声明,同意进行停战谈判。7月1日,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金日成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通知李奇微,同意派代表与美方会晤。7月10日,朝鲜停战谈判在开城正式开始。

1951年7月10日,天气晴朗,开城的市民们早早把大街小巷打扫得干干净净,准备迎接姗姗来迟的“和平使者”。

开城是朝鲜文化名城,位于三八线南侧。公元919年起成为高丽王朝首都,始称开京,即开国都城之意,是当时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今天,这座古老的城市成了朝鲜人民、中国人民、美国人民、全世界渴望和平反对战争的人们关注的焦点。

上午10时,双方代表在开城来凤庄的过厅会晤,然后步入会场就座,互递证书。双方代表分别是—

朝中方面:

朝鲜人民军参谋长南日(首席代表)

朝鲜人民军前方司令部参谋长李朝相少将

朝鲜人民军第1军团参谋长张平山少将

志愿军副司令员邓华将军

志愿军参谋长解方将军

“联合国军”方面:

美国远东海军司令特纳·乔埃中将(首席代表)

远东海军副参谋长勃克少将

远东空军副司令克雷奇少将

美第8集团军副参谋长霍治少将

南朝鲜军第1军军团长白善烨少将

双方代表背后,各坐着人数大体相当的参谋、翻译和记录人员。乔埃首先发言:

“我们双方代表都是军人,希望能直率地解决面临的问题。”接着,乔埃讲了一番有关谈判的重要性的大道理,在发言将要结束时提出:“我们谈判所讨论的范围仅仅限于有关韩境纯粹的军事问题,如果你方同意,请就此签字作为我们谈判的第一个协议。”

谈判刚刚开始,就急着签字,而且美方并未拿出任何实质性的主张。

中朝方面代表对美方的问题没有理会,南日将军郑重发言,他说:“朝、中人民历来主张、现在仍然主张朝鲜战争应迅速结束,因此赞同苏联驻联合国代表马立克先生于6月23日提出的建议—交战双方应该谈判、停火与休战,并且双方把军队撤离‘三八线’。”接着,南日正式提出3条原则建议:

一、在相互协议的基础上,双方同时下令停止一切敌对军事行动。

二、确定三八线为军事分界线,双方武装部队同时撤离三八线10公里,并于一定时限内完成以双方撤离的地区为非军事地区,这里的民政恢复1950年6月25日以前的原状。同时立即进行关于交换战俘的商谈。

三、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撤退一切外国军队。外国军队撤退了,朝鲜战争的停止与朝鲜问题的和平解决便有了基本保证。

南日发言后,志愿军代表邓华将军接着发言:

“我们认为,商讨在公平合理的基础上实现在朝鲜境内停火与休战,这是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重大一步。在朝鲜作战双方停火、确定‘三八线’为双方军事分界线及撤退一切外国军队是符合朝鲜人民、中国人民以及全世界人民的愿望和要求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完全支持南日将军所提出的3项原则建议。”

对方在听完朝、中方面的发言后,却提出了9项议程草案,这9项议程,真正要讨论的问题实际上都已包括在朝中方面的3项原则建议之内。而朝、中方面提出的需要谈判解决的要害问题,关于撤退外国军队等项却只字不提。上午的谈判就这样结束了。

下午谈判会议一开始,南日发言,他说:

“……我方认为,贵方提出的9项议程,在某些方面,是与我方相一致的。但是,贵方所提出的议程却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也是我们需要在谈判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关于从朝鲜撤退一切外国军队。如果这么重要的问题我们都不列入谈判议程,那我们的谈判又从何谈起呢?”

接着,南日也提出了一个5项议程的方案:

一、通过议程。

二、作为在朝鲜停止敌对行动的基本条件,以38度线为双方军事分界线并建立非军事地区,作为停战的条件。

三、从朝鲜境内撤出一切外国军队问题。

四、在朝鲜境内实现停火与休战的具体安排问题。

五、关于战争俘虏的安排问题。

第一次正式谈判没有任何结果,双方只是提出了各自的观点。

在第二天的谈判桌上,乔埃提出应让新闻记者采访会议,并要求允许他明天带领20名记者前来采访。

第三天上午6时45分,朝、中方面通知对方:一俟停战谈判达成某项协议,即欢迎记者采访。乔埃却在当天就带着20名记者前来采访,在遭到阻拦后,他竟命令其代表团拒绝参加以后的会谈。

7月13日李奇微致函金日成、彭德怀要求将开城划为中立区。金日成、彭德怀同意了李奇微的要求。双方代表于14日又回到了谈判桌上。

谈判一开始,美方就拒绝将撤退外国军队的问题列入议程,并且在自己提出的议程中将了解战俘营的地点和确定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代表访问战俘营的权力以及限制谈判会议的讨论范围等问题列为首要议程。

7月19日,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发表声明,无理地拒绝从朝鲜撤退一切外国军队。

朝、中方面为了不使停战谈判一开始就在谈判议程上搁浅,同意将从朝鲜撤退一切外国军队问题,留待停战实现后另一次会议去解决。这样谈判议程于7月26日才达成协议。确定的谈判议程共5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