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为和平而来,又为和平而去(第2/5页)

哈利逊回答:我方保证如果南朝鲜破坏停战,采取进攻行动时将不再给予武器装备、物资供应的支援。

朝、中方面问:你方是否保证按照停战协定前往南朝鲜地区工作的中立国人员和朝、中方面人员的安全和工作上的便利?

哈利逊回答:任何按照停战协定被准许进入大韩民国的人员将受到保护,并给予他们工作上的便利。

朝、中方面问:你方是否准备保证对其余的朝、中方面被俘人员不再采取强迫扣留行动?

哈利逊回答:剩下的战俘在被送交中立国遣返委员会之前将不被释放,拒绝被直接遣返的剩余的你方被俘人员将被按照中立国遣返委员会职权范围送交给中立国遣返委员会。

7月19日,朝、中方面首席代表南日将对方首席代表哈利逊对实施停战问题所做的保证公诸于世。

鉴于美国方面对于朝鲜停战协定的实施做出了完全的保证,朝中方面随即决定签字。7月24日谈判双方最后校正了军事分界线。由于志愿军和人民军在一个多月中,又向前推进了192.6平方公里,较之1951年11月27日第一次协定的军事分界线共推进了332.6平方公里。

7月25日,为庆祝停火协议的签署而特意修建的大楼已经竣工。当克拉克得知中朝方面为庆祝和平,在大楼的入口处画了两幅巨大的蓝白色相间的和平鸽(这是临摹毕加索的油画而成的)油画时,立即打电话给哈利逊说,除非两幅油画被撤掉,否则,“联合国军”不会在庆祝会上露面,因为和平鸽是国际主义的政治宣传。结果,和平鸽被涂掉了。

7月26日下午4时,双方联络官会议同意公布停战协定签字的日期与签字的方式。朝鲜停战协定将于7月27日上午10时在板门店签字。

停战谈判即将签字的消息传开,人心大振,举世欢呼。

7月27日拂晓,板门店下起了一场大雨,破晓时分雨停下来了。雨过天晴,被雨水洗刷一新的板门店充满生机。上午9时,专程前来采访的世界各地的200多位记者抵达板门店。

10时整,签字大厅里一片寂静,朝、中首席代表南日大将和“联合国军”代表团首席代表哈利逊中将从大厅南门进入大厅,分别在会议桌前就座。两位首席代表分别在停战协定上正式签字。尔后,把签字文本分别送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金日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和“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签署。

克拉克签字后哀叹道:“我获得了一项不值得羡慕的荣誉,那就是我成了历史上签订没有胜利的停战条约的第一位美国陆军司令官。我感到一种失望的痛苦。”

在停战协定签字的当天,金日成和彭德怀立即命令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全体人员,“应遵守停战协定,自1953年7月27日22时,即停战协定生效后的12小时起,全线完全停火;在1953年7月27日22时起的72小时内,即停战协定生效后的72小时内,全线一律自双方已经公布的军事分界线后撤2公里,并一律不得再进入非军事区一步”;“应保持高度戒备,坚守阵地,防止来自对方的任何侵袭和破坏行动”;“凡为执行停战协定而进入我军控制地区的军事停战委员会及其联合国观察小组所属人员、中立国委员会及其所属人员以及联合国红十字会小组所属人员”,“应对之表示欢迎,负责保护其安全,并在其工作上予以积极协助”。

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泰勒也于7月27日发布停火令,命令所属部队“不再开枪”,“除非得到停战委员会的许可,否则任何情况下都不得进入非军事区”。

7月27日22时,这是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时刻。

在停火时限到达前一刻钟,双方阵地上对空射击的枪声、炮声此起彼伏,照明弹照得阵地如同白昼一般。在阵地上、坑道里的志愿军官兵们兴奋地等待着这一时刻的到来。

当手表上的时针指向22点时,顷刻间,万籁俱寂,弥漫在天空中的硝烟与火药味慢慢地消失在夏夜的凉风中。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官兵立刻高兴地跳了起来,大声欢呼:“我们胜利了,和平到来了,和平万岁……”

于是,从这一时刻起,在朝鲜的一切战斗行动完全停止。全世界人民渴望已久的朝鲜停战终于实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所进行的抗美援朝战争,至此也就胜利地结束了。

连日来,朝鲜半岛沉浸在庆祝胜利的喜悦之中。北朝鲜各地的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四处奔走相告。在通往城镇的路上挤满了兴高采烈的游行队伍。人们敲锣打鼓,一边欢跳,一边高喊着。7月28日,平壤市各界人士数万人隆重举行庆祝朝鲜停战实现大会。会场上彩旗飞舞,歌声震天。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首相金日成出席大会并讲话,他号召全朝鲜人民为了达到祖国和平统一,在“一切为了加强民主基地,恢复和发展战后人民经济”的口号下继续努力。

但是,在南朝鲜却没有举行任何庆祝活动,美联社记者从釜山报道:停战消息在这个临时首都受到出人意料的冷遇。“这里人们既没有感到欢欣鼓舞,也没有高呼反对停战的口号。当南朝鲜议会议长曹奉岩被要求发表个人看法时,他感到非常恼怒。”

美国国内对朝鲜实现停战也反应冷淡,合众社国际社从华盛顿报道说:“这个国家很平静地接受了这个消息,没有公众集会,没有狂喜,街道上没有出现任何庆祝活动。”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从195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投入交战起,至1953年7月27日停战止,经历了两年零九个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团结一致,浴血奋战,取得了辉煌的战绩,把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一直打退到三八线附近地区,从而彻底地粉碎了美国侵略者妄图占领全朝鲜并进一步侵略扩张的战略计划,有效地保卫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保障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安全,为世界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崇高事业做出了贡献。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战争中,共歼灭“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109万余人,其中美军39.7万余人。据战后美军资料透露,仅美军在战争中即消耗各种作战物资7300余万吨,开支战费830亿美元,仅次于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消耗。

1953年7月31日,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在平壤隆重举行授勋典礼,将朝鲜最高荣誉—“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一级国旗勋章、金星奖章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以表彰他率领和指挥中国人民志愿军,为协助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所做出的杰出贡献。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并先后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及一级国旗勋章、金星奖章授予志愿军战斗英雄杨根思、黄继光、孙占元、杨连第、邱少云、伍先华、许家朋、胡修道、杨春增、杨育才、李家发,将勋章和奖章授予志愿军其他领导人和23万余名英雄、模范及有功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