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蟒蛇”与“红翼”(第2/8页)

自凌晨至黄昏,美军被困人员几乎弹尽粮绝。18个小时后,在夜幕的掩护下,美军的夜视装备辨物清晰如白昼,基地组织没有夜视装备不敢轻动,一架MH-47“支奴干”运输直升机冒险分几批将被困人员接走。脱险后清点队伍,80名美军中有27人受伤,但无一阵亡,美军士兵称其为“奇迹”。

3月4日,美军制定了一个新的作战计划:动用“海豹”突击队,以“海豹”突击队占领沙伊科特山谷最高峰塔克噶尔峰;从基地组织上方发动攻击,将基地组织向下驱赶,将他们赶到已经张网以待的包围圈内,一举全歼。

3月4日凌晨3点,两架第160特种航空团的MH-47E改进型“支奴干”运输直升机搭载“海豹”队员们从加德兹起飞。两架直升机分别代号“剃刀3号”和“剃刀4号”,黑夜中缓缓接近沙伊科特山谷高处的着陆区。它们要将“海豹”队员们部署到山脊上,监视山谷里的情况。在1万英尺开外的地方,基地组织武装分子正屏息等待着他们的到来。基地组织成员躲进掩体,随时准备向飞来的美军直升机开火。

从加德兹的集结地起飞后,“剃刀4”在山谷西侧搭载了一支队伍。按照计划,“剃刀4号”要与“剃刀3号”分头行动,它们将在卸下机上人员后一小时内在指定地点会合。

“剃刀3号”减缓下降速度,降落在沙伊科特山谷东侧代号“生姜花”的着陆区。“海豹”突击队的一个6人雷达信号小组和一名空军战斗控制人员从直升机后舱门冲出,踩进了没膝的雪地。“海豹”队员尼尔·罗伯茨中士冲在队伍最前面。毫无征兆间,基地组织成员的轻机枪和RPG火箭筒从隐蔽的阵地中向他们开火。变故发生得太快,一枚火箭弹居然呼啸着穿透了“支奴干”直升机的机体,52英尺长的机体随之剧烈晃动。万幸的是,这枚火箭弹发射距离过近,弹头没来得及爆炸。“海豹”队员们立即意识到,3月1日发生在第10山地师身上的事情又重现了,他们正好处于一整窝基地组织恐怖分子当中。

那枚火箭弹的冲击力相当于一块以每小时几百英里速度掠过的砖头,直接穿透了黑色涂装的“支奴干”直升机。虽然没有爆炸,但是火箭弹击中直升机外壳时割断了直升机的液压油管线。随着直升机螺旋桨在稀薄的空气中发出怒吼,液压油像鲜血一样从这个大黑怪物的身体里喷涌而出。“支奴干”直升机的舷梯仍然垂着,“海豹”队员们都已经在雪地上;他们用轻武器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和尽可能猛烈的火力向基地组织武装分子还击。

“离开这里。我们着火了!快!快!快!”机组组长大声呼喊直升机飞行员。

“快走!快走!火力太猛了!”那名叫尼尔·罗伯茨的“海豹”队员大喊。

“海豹”小队撤回到直升机舷梯上,队员们同时向左、右、后三个方向开火还击,而基地组织武装分子的子弹仍不断射向直升机。直升机左舷舱门的12.7毫米重机枪射手朝黑暗中不停扫射,直至打光了他的所有弹药。

“他们上来了。走!走!”机组组长高声命令直升机飞行员。

“是时候了!起飞了!”直升机飞行员将油门向前推至最大,“支奴干”起飞了。“支奴干”直升机前后摇晃,机身抖动,使出全力向上爬升。那枚火箭弹和随后的连片机枪子弹已经摧毁了“支奴干”直升机的控制器和液压油压力装置电源,爬升动作相当艰难。

成片子弹不停打在机身上,液压油不断流失,“支奴干”直升机在这种情况下颠簸着起飞。罗伯茨中士仍站在机舱后门处,不停向外开枪还击。直升机尽力飞起,试图尽可能快地脱离基地组织武装分子射程。突然,机身颠簸了一下,罗伯茨从舷梯上被甩了出去,掉进底下无尽的黑暗中。

站在左后方的“支奴干”机组组长亚历山大扑向罗伯茨,试图抓住他,却在沾满液压油的舷梯上滑倒,摔出了直升机。亚历山大正好顺着直升机的舷梯滑下,紧跟在罗伯茨后面消失在暗夜里。

“该死,他们掉下去了,他们掉下去了!”右后方的机组组长喊道。就在这时候,他看到亚历山大的安全绳索还挂在机舱后门边上。他踩着滑溜溜的机油将亚历山大拉回严重受损的“支奴干”直升机,一边又大叫,“找到他了,找到他了!”直升机顺着山侧开始往下俯冲,一路颠簸甚至失去动力,直升机飞行员紧张起来——恐怕是一台引擎坏了。当直升机冲入黎明的晨光中时,直升机飞行员才意识到,两台引擎还都在运转,是液压系统失灵。机组人员拉平直升机,让“支奴干”一直飞得足够远,足以脱离这片死亡地带。这真是个奇迹。

机组组长告诉机上所有人,“海豹”队员罗伯茨被甩出去了。“海豹”队员们立即告诉机组组长,他们要回去。就算所有人都战死也不要紧,绝不能丢下任何人不管。必须将罗伯茨找回来,不论是死是活,这是“海豹”突击队的原则。

就在这时,由于液压油不足,直升机的控制系统开始失效。当直升机已几乎无法向前飞时,机组组长动手割开液压油罐,把液压油人工灌入“支奴干”直升机的循环系统。虽然控制系统逐渐恢复运行,但是直升机再也不能飞回山顶了。

由于液压油慢慢漏光了,控制系统最终还是失效,这架双水平旋翼直升机只好降落在下面的山谷里。“海豹”队员与机组成员试图回去援救罗伯茨的念头也成了泡影。他们只能通过无线电不断呼叫:“‘剃刀4号’,‘剃刀4号’,这里是‘剃刀3号’,完毕。”可这没有丝毫用处——无线电通信装置坏了。与此同时,“剃刀4号”也开始担心,“剃刀3号”迟迟没有前来会合,情况似乎不妙。“剃刀3号”在离最初交火地区4英里处艰难着陆,“海豹”队员冲出直升机,占据有利位置,等待着与“剃刀3号”的进一步联系。

“剃刀3号”上的“海豹”突击队员最终用卫星通信装置与总部取得了联系。总部将信息传送给“剃刀4号”,后者立即按方格坐标飞往“剃刀3号”所在地。40分钟后,“剃刀4号”再次着陆,搭载上“剃刀3号”的所有人员,飞回基地。

总部中的美军指挥官们正在紧张筹划。他们拿出三个预案。预案一,“支奴干”直升机搭载所有人员调头回去援救罗伯茨。这个预案很快被否定,原因很简单——如果“支奴干”直升机搭载了两支“海豹”小队和两拨机组人员,这架直升机就绝不可能爬升到1万英尺的高空。预案二,让“剃刀3号”的机组成员留在原地,两架直升机上所有“海豹”队员搭乘“剃刀4号”回去救罗伯茨。或者,预案三,两架直升机直接返回加德兹,组织更多的人员和直升机前去营救罗伯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