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孟关之二(第3/5页)

通过对军队物资补给能力的计算,军部制定了以孟关作为战场的作战方针,并一致达成这是最合理的选择的结论。”

看到这里,如果了解战史的朋友多半会有些惊讶。这是因为,牟田口廉也,在日军中被称作“猪突猛将”,所受最大指责就是不重视后勤。他在组织进攻英帕尔的作战中,甚至预先把攻克英军阵地后的缴获也算进了后勤物资之中,导致第15军高级参谋片冈衷大佐拍案而起,认为这样的计划干脆就是“无谋”。实战中,日军的确直接败在补给中断上,最后大批官兵病饿而死,其惨景恰似中国第一次远征军翻越野人山的翻版。

就是这样一个不重视后勤的将领,居然也要指责第18师团作战计划中补给方面的漏洞,可见这个漏洞有多大。实际上,围攻拉加苏时,日军士兵已经到了冲进中国军队厕所中捡拾米粒充饥的地步,假如第18师团继续向前线增兵,单单粮食一项,就可以把日军的进攻活活扼杀。

难道田中新一也在打孙立人手中物资的主意?按照日军一贯轻视后勤的作战思维,多半还是根本就不重视吧。

田中新一的作战构想虽然颇有见地,但只能说是纸上谈兵,参谋出身的主官,大多有这个毛病。

于邦—腰班卡的战斗让日军士气大减。但是,在孟关之战打响后,田中新一依然试图向中国军队背后迂回,以进攻代替防守,结果,直接导致了冈田和宇生两名大队长的阵亡。这可能一方面是日军长期形成的骄气仍有余焰,另一方面,大约也是田中新一认为孟关的地形确实不适合死守。

在大多数情况下,当上司要求在不适合死守的地方死守时,日军军官通常会选择自杀时的行为“玉碎”,但田中新一显然是个另类,所以他一面部署部下死守,一面却对万一死守不住做了些准备,这种准备,事后证明可算这位师团长在孟关之战中最正确的部署。

阵亡两个大队长固然是坏消息,但对第18师团来说,更坏的消息还在后面。

就在冈田中佐阵亡的当天,1944年3月1日,正在孟关指挥战斗的田中新一师团长,忽然接到在瓦鲁班的辎重兵联队长中尾正五郎中佐的报告,称“美军一部分已侵入瓦鲁班”。中尾正带领所在地现有的兵力进行抵抗。

此时,已经依靠战车打开正面战线的廖耀湘新22师,正对日军在孟关的防御体系纵深发起猛攻,双方在孟关北侧激烈交战,田中新一正在指挥师团直属部队收拢残兵,对新22师发起反击。根据中方记载,3月1日,新22师第64团第二营刚刚攻入孟关的北大门唐开,就被孟关出援的上千日军包围。尽管该部按照在印度受训时的指导,立即转入防卫,组成了环形防卫圈,但头上缠着白布条的日军几次冲进了二营的防御圈,二营几乎打光了所有的子弹和手榴弹,阵亡连长高士钦以下数十人,几乎被日军击溃。所幸廖耀湘严令第66团倾力抢救,才终于支持下来。

井上咸所绘孟关战斗被击落的美军P-51野马战斗机(虚线以上为译文)

井上咸所绘孟关之战与冈田大队长战死的经过(虚线以上为译文)

在这种情况下,第18师团司令部并未重视这份报告,以为出现在瓦鲁班的美军不过是渗透过战线的小股骚扰部队。

但是,第二天(3月2日),田中又收到“位于孟关我军阵地后方的南皮尤河渡口,已被敌军占领”的报告。

这下子,田中才发现自己无意中犯下了大错。南皮尤河渡口,位于孟关和瓦鲁班之间,这个渡口一旦被盟军方面控制,不但切断了第18师团的补给线,还将使第18师团丧失向后方进行转移的退路。瓦鲁班附近存放着相当数量的弹药和物资,要想将这些物资运送到后方,以免落入敌人手中,看来已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了。

如果形势真的发展到这一步,第18师团就将在孟关地区完全被中国远征军包围。另外,此时师团与先前派到外线的部分部队也失去了联系。

田中新一毕竟是久经大战的宿将,遇到这种情况并未慌乱。他果断下令,师团主力向瓦鲁班转移,但并非撤逃,而是力图寻找到进入该地的敌军迂回部队的主力,对其进行打击。第二天(3月3日),日军撤出孟关,开始转移。3月5日,廖耀湘指挥新22师击溃断后阻击的日军,攻占孟关。

日本防卫厅史料记载:“师团长还是十分信赖部下的精强,断然决定实施这一计划。”但是,后面又不得不补充了一句:“再说,除了下决心果断地实施这一计划之外,也没有其他突出敌人包围圈的办法了。”

迂回瓦鲁班,把第18师团主力装进了口袋。

在远征军的战史中,对瓦鲁班迂回战大书特书,特别是美军“梅支队”遭到优势日军围困的时候,新一军新38师第113团奋勇解救,堪称经典。这支精锐部队在丛林中按照孙立人的指挥,人人一口砍刀,硬生生砍出一条道路,终于将被围美军解救出来。被救美军说:“只要和你们一起战斗,我们就感到安全了。”

这的确是此战的事实,然而,只是事实的一部分。

我们不得不注意到一个史实——真实的瓦鲁班迂回战,并不是由中国军队最先发起的。

远征军部队集合,听军官讲话。从画面上看,戴英式钢盔的,应该是新22师所部。

攻打孟关和瓦鲁班的战斗,实际参战的共有四支部队。孙立人的新38师、廖耀湘的新22师、远征军战车第一团,此外,还有一个特殊的番号——美军5307部队,史迪威属下唯一纯粹的美军作战部队。

真正对瓦鲁班进行迂回的,正是这个5307部队。3月1日,该部击溃中尾所率日军的抵抗,一举攻占瓦鲁班,顺势夺取了南皮尤河上的渡口。这支部队,因为其指挥官是梅里尔准将(也译作麦瑞尔),而被中国方面记载称为“梅支队”。

说起来,这个“梅支队”在世界战争史上也是有一定地位的。这是因为它正是美国今天著名的特种部队“游骑兵(Ranger)”的前身,玩过美军特种部队电子游戏的朋友对这个名字都不会陌生。经过缅北的血战,又经过在朝鲜与志愿军的恶斗,“游骑兵”的成名,与中国可算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梅支队”刚刚成立的时候,并没有多少人看好它。

所谓“梅支队”的成立,与史迪威和蒋介石的矛盾颇有关系。作为一名出色的战地指挥官,史迪威对国民党的官僚素无好感,尤其是蒋介石,干脆因为其脑袋上有道楞,而被史迪威起了个外号“花生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