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说八路军都是超人,就如陈赓在《亮剑》中那段话,打仗没有只占便宜不吃亏这回事,比的就是两个民族的坚韧和忍受能力——但是,我们比得起(大意)。所以,王近山能够在韩略村伏击日军的观摩团,日军打过八路军的参观团,也不是新鲜的事情。

按照史实来说,这样的事情,确实发生过,时间就在韩略村之战前一年。

这就是五一大扫荡中八路军总部巡视团遭袭击事件。

八路军总部巡视团,由八路军野战政治部领导,在百团大战和此后的战争中奉八路军总部之命回旋于各敌后根据地,既是一支促进总部与各分区联系的队伍,也是一支机动加强各地军政实力的重要力量。罗瑞卿、余秋里先后负责过他们的工作。1942年春,八路军总部派出巡视团前往河北、山东各战区视察工作,总负责人周桓(开国后授上将军衔)。

当时,巡视团的总人数不超过一百人,但大多是经过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的优秀学员,可说是八路军的瑰宝。

周桓到达冀南军区后,将巡视团兵分两路,一路由他亲自率领,视察冀南军区,一路委派王焕如为负责人兼安全干事,视察冀中分区。结果,巡视团到达两地的时候,恰好分别遭遇日军蓄谋已久的四二九大扫荡和五一大扫荡。周桓所在的巡视团总部随冀南军区直属部队行动,果断突出重围,幸免于难(王外马甲描述的王行仗村之战,很可能周桓等人就在其间),但前往冀中的巡视团分团驻地却被日军独立混成第八旅团捕捉到,转移中遭到突然袭击。

由于年代已久,此战详情我亦仅仅聊存知一二,虽然巡视团人员多战斗经验丰富,但不熟悉地形,而且毕竟属于军政团队而不是作战部队,没有重武器,因此尽管顽强抵抗,仍然遭到惨重损失。激战中原担任过四方面军总部作战参谋的团员孙范争(开国后军衔陆军少将,在福州军区炮兵副司令员职务上离休)利用敌迫击炮射击的烟雾冒死跃马突出敌阵,带外围的八分区部队及时赶来,才将幸存人员营救出来。此战,30名(一说27名)团员中仅有7人(一说8人)生还,其中多人负伤,徐化民(开国后军衔陆军少将,今天依然健在,住在北京南池子)胸部被两弹贯通,生命垂危,当时被认为已经无救,但所谓身经百战之人必定命硬,徐竟然在高烧之后活了过来。

按照冀鲁(渤海)军区战史记载,巡视团后在冀中23团余部掩护下撤退到冀鲁军区,幸存者为王焕如、孙范争、李雪炎、段培柽、吴焕章、徐化民、陆健。这几个幸存者中,除了前面提到的孙、徐以外,李雪炎是空军少将,王焕如和吴焕章后来也都是在大军区副职上离休的高级将领。

可以想象战死的这二十余名高级军官对八路军的重要意义。

所以,韩略村之战,应该说是八路军的一次复仇之战。

说起来,《亮剑》是一部战争片,但我对于它的战争描写,并不以为是最出色的。至少在战斗场面的运用上还有些问题。首先,八路军战士不可能那样白白胖胖的,哪怕从今天野战军里面调一些官兵做群众演员,也要好一些(段鹏、喜子例外,个人观点张大彪的圆滑似乎超过了军人气质,有点遗憾),其次战斗场面略欠精彩,拍战斗场面,要么尽管稀稀拉拉的完全实拍,如同拯救大兵一样,要么干脆放弃写实来一个密集队形的冲击,像大决战,看来过瘾。亮剑这方面两者都没有做到。这也不奇怪,拍电视剧和电影不一样,资金的瓶颈是无法改变的。

而《亮剑》这部片子,最让人感到震动的,或许反而是在战争以外。

比如,赵刚和冯楠的会面。

赵刚,是一个我一直没有谈的角色。小说中的赵刚没有电视剧中威风,我觉得似乎更加真实,电视剧中的赵刚是神枪手,这有些夸张,一个优秀的职业军人不是那样容易做到的。而赵刚感动我们的,是他的人格精神。

李云龙的人格精神同样让人感动。

在小说没有拍成电视剧的后半部,赵刚和李云龙,用不同的方式,对当时的政治世界宣布了自己的反抗。从本质上说,赵刚比李云龙更接近一个西方意义的共产党员。因为西方意义的共产党,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无产阶级为主,作为知识分子的赵刚,和这个身份是平行的。而作为农民的李云龙,其本身代表的阶级在理论上属于封建社会的一部分。就是中国革命的独特之处,也是中国共产党能够胜利的本质——它是一个依靠农民阶层的政党。这一点西方的传统共产党人很难理解,所以才会闹出派来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领导中国革命的笑话。

其实,这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从背景上更接近赵刚,而不是李云龙。

所以,赵刚和李云龙,分别代表着两个不同阶层的人对于左倾特别是文革路线的反抗。赵刚,属于马列主义者内部的反抗,他懂得主义,他明白事情出了问题,甚至知道出在哪里,只是,作为一个真正的爱国者和传统意义上的士,他选择的不是幻灭,而是否定和牺牲。这是赵刚的刚烈之处,也是他的人格魅力之所在;李云龙,属于另一种形式的反抗。李云龙从来不是一个读书人,换句话说,他不是一个理论上有多少造就的人。所以,他的反抗源于对现实的直视,源于最原始的事实。全国陷入饥荒,会让他想起淮海战役的饱饭,李云龙反抗的不是某个主义,而是“吃不饱饭”的现实。他知道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李云龙的反抗,代表的不是党内的反抗,而是人民的反抗,而且是非常传统、非常中国的反抗。

但是,李云龙反抗,却恪守自己作为一个军人的信条和职责。想起来架空作品里面有一部颇为写实风格的《明》,其中有一个小角色叫作李陵,是狡猾多智、见风使舵的商业高手,却在从军后与蒙古军的战斗中投黄河而死,李陵什么都可以卖,唯有一样不卖的,就是自己的灵魂。(我知道作者酒徒写的是另一句话,但我觉得这里面的含义是同等的,不过一个具体些,一个抽象些罢了……就像李云龙和赵刚)

这份坚持,或许就是亘古以来中国人的魂魄。

还有人奢谈文革的好处和对它的期待,那么看看《亮剑》吧。应该明白,文化大革命的做法其结果不但是被自己内部抛弃,也将被人民抛弃,失去代表权,那可叫作天怒人怨。邓小平的成功,与其视作某种思想的成功,我更愿意称之为人民信任与支持的胜利。

赵刚和李云龙,都有让人感动的魂魄,不过,赵刚比李云龙有一个优势——他是一个知识分子。所以他浪漫而且有点儿“酸”,有话他能够说得出来。打仗,赵刚不如李云龙,而在文学作品中,李云龙可就难和赵刚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