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殖民 纸币的历史逻辑和轨迹

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在其《黄金与美元危机——自由兑换的未来》一书中提出:“由于美元与黄金挂钩,而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虽然取得了国际核心货币的地位,但是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这样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货币在海外不断沉淀,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这两个要求互相矛盾,因此是一个悖论。”那么,美国是如何解决这个悖论的呢?

金融殖民:纸币的历史逻辑和轨迹

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在其《黄金与美元危机——自由兑换的未来》一书中提出:“由于美元与黄金挂钩,而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虽然取得了国际核心货币的地位,但是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这样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货币在海外不断沉淀,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这两个要求互相矛盾,因此是一个悖论。”那么,美国是如何解决这个悖论的呢?

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个突破美国宪法限制,连续干过四届美国总统的富兰克林·罗斯福,应该说是20世纪美国最重要的政治家。他的重要之处在于他的影响已经超出20世纪,甚至到了现在,美国和世界也还生活在他的影响中。比如说联合国,又比如说关贸总协定(即后来的世界贸易组织),就是在他的主导下创立的。

更重要的还有“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一个叫作布雷顿森林的小镇上,盟国的财政部长、央行行长和少量经济学家云集在一起,经过以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为代表的英镑势力与以亨利·迪克特·怀特为代表的美元势力的几番较量,其间有大量的激烈争吵,讨价还价,最终“王车易位”,推出了一个新的世界货币体系,这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它的内容实质用一句话就可以讲清楚:全世界的货币锁定美元,而美元锁定黄金。美国政府向全世界承诺,每35美元兑换一盎司黄金。这时候的美国可以说是志得意满,因为此时的美国拥有无人可及的黄金储备,全球80%的黄金都捏在美国人手里,与此同时,美国还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生产能力和军事机器。

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国人以为就此确立了美元的霸权地位。但,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美国人很快就发现这是个有着致命缺陷的体系:因为既作为主权货币又作为国际结算货币,使美元一开始便处在了一仆二主的尴尬境地。更要命的是,如果担负起向各国提供国际货币的责任,美国人的国际收支就不可避免地处于赤字状态,而一国经济如果长久处在赤字状态,谁还会对它的货币保持信心?这就构成了著名的“特里芬难题”,这一难题困扰了美国人大半个世纪。而真正让“布雷顿森林体系”难以为继的,是美国人连打了两场本不该打的战争。

新殖民主义:“绿纸”换实物

在朝鲜战场上铩羽而归的美国人并没有接受那场战争的教训,1961年,再次远涉重洋,卷入了越南战争。在越南打了将近14年的仗,到1975年结束仓皇撤离西贡时,美国人一共被击落上万架飞机(也有说是8000余架),丢掉了5.8万名官兵的生命,最后却一无所获!这场战争打掉了美国8000亿(也有数据显示是6860亿)美元,相当于现在3万亿美元。与此同时,被“马歇尔计划”扶持起来的欧洲,却开始了强劲的经济复苏和增长。更多的美元流到了欧洲,这也意味着美国人手中的黄金在相应地流失。特别是当欧洲人看到美国的巨额赤字而对美元缺乏信任感时,要求把美元兑换成黄金的呼声也就逐渐高涨。如此一来,戴高乐总统要求把法国手中的美元换成黄金。相对应的,美国的黄金储备日渐减少,到1971年这场战争还没有结束,美国已经是捉襟见肘,钱不够花了。而那时的美国人却不能像今天应对金融危机这样,实行“货币宽松政策”,打开印钞机狂印美元。因为,有“布雷顿森林体系”横在那里,美国人不能随心所欲,没有足够多的黄金就不能印足够多的美元。因为你对全世界有承诺,你是全世界的基准货币,你必须保持美元的稳定。美国陷入了空前的窘境。

战争还在继续进行,黄金储备日渐减少,多印美元没有可能,美国人思来想去,没别的办法,只能失信于世人了。

1971年8月15日,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关闭黄金窗口,这一失信之举意味着美国可以不受黄金的羁绊,随心所欲地向全球释放流动性,也就是随意加印美元了。起码从理论上说,想印多少就可以印多少!由此,人类社会真正进入纯粹纸币也就是信用货币时代。想想看,信用货币时代是从发币者失信于世人开始,真可谓充满讽刺意味。但是美国人并非傻瓜,还不至于傻到以为光印钞票就能解决问题。美国人当然懂得,超量印钞就是自掘坟墓。当你自己把自己的货币贬得一文不值时,你的国家信用就会崩溃。于是美国政府就出钱让人去做一个专项研究,看看美元跟黄金脱钩后,究竟对美国有什么影响,对世界经济又会有什么影响。半年后,迈克尔·赫德森(1)的研究报告《黄金非货币化的影响》出炉。这位有良知的年轻经济学家,在报告中提醒美国政府,美元跟黄金脱钩,在短时间内对美国有好处,因为美国可以在全世界还没回过神来时多印钞票,用没有黄金背书的纸币去占全世界的便宜。但长期看,这对美国和全世界都绝不是什么好事,尤其对美国,无疑是饮鸩止渴。

美国政府的官员们看到这份报告作何感想?按迈克尔·赫德森的形容,欣喜若狂!这些官员们认为,既然短期对美国有好处,为什么不能把它变成长期对美国有好处的事情呢?于是美国政府真的就这么做了。从此这一做法就成了美国政府施行长达40年的基本国策,成了一种刻意的制度安排,其证据就是在过去的40多年里,除了克林顿任内美国的国际收支出现过一两年顺差外,其他的40来年,美国一直处于逆差状态。是美国人没有能力扭转这一局面吗?完全不是,是美国人根本就不想扭转。因为逆差是美国输出美元的自然结果,也是输出美元的必然代价。只有逆差才能让美国用手中的绿纸去换取全球的实物财富,而这正是美国政府为何甘于让自己的经济处于逆差状态的秘密。所以,后来的小布什政府的副总统切尼,才会不无得意地宣称:“逆差不是问题,赤字也不是问题。”(2)让美国人匪夷所思的是,全世界居然默认并接受了美国政府这一做法!如此一来,美国金融霸权体系在美元与黄金脱钩后,非但没有动摇,反而得以继续维系并得到了加强。为什么?因为当时美国超强的经济、科技和军事力量。这三根支柱支撑住了美国政府和美元的信用。更因为美国政府在其后爆发的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不失时机地将美元与全球的石油贸易挂钩,使美元得以成为全球最大宗商品贸易的唯一结算货币,从而一举奠定没有黄金背书的纸币——美元的货币霸主地位。此后,美国已经先后轮换过七任总统,无论是共和党还是民主党上台,各种政治主张轮番出台,唯独对这一基本国策心领神会,心照不宣,从未改弦更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