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校场上的队列(第2/2页)

陈启麟想了一下道:“我同意。”

次日,刘骁勇和一些青年军官接到命令,护送烈士遗骸回江东,大战之前让他们脱离战场,这些小伙子都很不理解,集体到师部请命,却遭到严厉训斥,陈启麟骂道:“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你们难道忘了么,护送烈士遗骸,是很重要的任务,谁敢抗命,我先枪毙他!”

一个上尉不服气道:“即便重要,派一个人就够了,为什么派这么多人一起。”

陈启麟道:“这是命令,你只管服从,不需要问为什么。”

“大敌当前,我们都是骨干军官,不能走!”上尉当面顶撞起来。

“执法队,给我抓起来,枪毙!”陈启麟一声令下,如狼似虎的宪兵扑上来将那上尉扭住,其他军官见师长来真格的了,全都跪下了:“师座,请收回成命!”

陈启麟道:“留下九死一生,你们这是何苦。”

军官们齐声道:“马革裹尸,军人本分。”

陈启麟双目通红,动了感情:“弟兄们,和日本人还有很多年的仗要打,咱十七师已经伤亡过半,再打下去,种子都没了,我和司令挑选你们回去,就是为咱们师留下火种啊。”

众人都低下了头,师长的苦心,他们不是不知道,但这个节骨眼上,谁也不忍心抛下袍泽独自偷生。

最终采取了折衷方案,通过抓阄的方式让一半人回去,刘骁勇抓到了回的纸条,奉命和二十名战友一起,护送遗骸归乡。

十二月的省城,寒风凛冽,城外大校场上,七千个陶罐整齐的排列着,如同出征的将士,这是模范十七师牺牲官兵的骨灰,战死的人太多,棺木不够用,遗体后送的运输压力太大,只能集体火化后装罐运回,其实罐子里的骨灰和名字未必对得上,但每一罐,都是江东子弟的骨灰。

校场内外,哀声遍野,四个月前欢送子弟兵出征的父老们,此刻却在辨认着陶罐上亲人的名字,鲜活壮实的小伙子,已经化为一杯黄土。

灰蒙蒙的天上飘起了雪花,左胳膊上缠了绷带的刘骁勇和几位战友一起,缓缓抬起右臂敬礼,苍凉大地上,似乎回荡着将士们的吼声:“狭路相逢——勇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