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面埋伏 第1节(第3/3页)

这是科长第一回看见自个名字赫然上报,简直有些乐不可支,有些忘乎所以,捧着报纸先是给政委看,受了大表扬;回家又给爱人看,孩子看,又受了大表扬;还寄给好多朋友看,完全失去了平时“含而不露”的作风,表现出了常人都有的那种首次见稿的喜悦。对稿子是经过怎样秘密的过程发表出来、发出来的有多少文字属于他自个,等等细节实情却是只字不提。对阿今不签名也没表示异议,好像阿今帮他改稿送稿什么的都是应该的。不但是应该的,还是他亲自授意的。

想想看,当初他对“茶叶”的态度是那么清正廉洁,如今对“稿子”却是如此睁眼闭眼,判若两人。为此,阿今既感到糊涂,又若有所悟。他似乎由此看透自个应该怎样讨好科长。从那以后,阿今索性投其所好,时不时为科长发点稿子,有时是缩写他搞的材料,有时是凭他提供的素材,有时是他的讲话,有时干脆就是自个独立采写,只是签他名而已。

科长明明知道阿今这是在取悦于他,也知道自个如此态度是不妥当的,可就是不出面阻止,甚至还有几丝怂恿的味道。结果,事体最后弄到不可收拾、骑虎难下的地步。

原来,阿今七搞八搞,一年下来,科长见稿数目超过十篇,按年初部里拟定的“新闻报道的奖励规定”,实打实地立了个三等功。军区报纸还评他为优秀通讯员。事体弄到这等地位,麻烦事就出来了。一则,他这本身是瞒天过海的事,万一阿今跟他反目,把秘密揭露出来呢?这就是一个怕,怕阿今“变节”。二则,他这下“优秀报道员”的名誉在外,部队领导和上级机关经常派他差使,点名要叫他写些东西,军区报纸有时也会向他约稿。要完成这些“任务”,岂能离开阿今?这又是一个怕,怕阿今“不予配合”。

当然,正常情况下,他相信阿今不会为难他的。但万一呢?事情难免是有万一的。何况,现在似乎已经有些“万一”的苗头。首先这一年多来,虽然他自己很想把阿今正式调上来,可毕竟这不是他权限内的事,他可以建议并已多次建议,但一直没有落实。对此,他担心阿今多心,误以为是他在从中作梗。这就是“万一”的苗头。再比如说,阿今去年没有立上功。好处都给他一个人个捞来了,谁知道阿今心头是怎么在想的,会不会想不开啊?会不会后悔啊?会不会一时冲动啊?再比如说,以前阿今帮他想写稿子,是为了讨好他,是主动的,自愿的,现在并非如此,现在是他求他写,是替他解困,是成人之美,是被迫的,无奈的。既然是被迫的,就有反感的可能,也有反抗的危险。这么想着,科长就觉得心里头发慌啊,他担心阿今哪天一时冲动,豁出去了,不跟他好了,跟他作对了,不给他做孙子了,不帮他写稿子了。甚至还可能更冲动,把他们间不可告人的秘密公布于众,叫他身败名裂!

所以讲,科长同样也怕着阿今呢。

这你们没想到是否是?

其实应该想到的。

因为,这是一个人人害怕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