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第3/5页)

“是不是叫《煎熬爱情》好一点?我总觉得“红灯亮了”不吉利。你看,自从你开始写,就把脚给弄伤了!”

“迷信,小唯心主义。”李明强用钢笔指了指肖明说,“实话告诉你吧——”

李明强话说半句,突然停住了。他本来想坦白地告诉肖明,自己的脚伤是自残的,和给作品起什么名字没有什么联系。他认为自己的行为,让战士蒙上迷信的色彩,太不应该了,有愧于共产党的教育和培养。但是,要让他亲口说出自己的错误,也太难了。这些天,他玩命地工作,也就是默默地为此赎罪。

“我就用《红灯亮了之后》这个书名了。”李明强冲肖明笑笑接着说,“我们共产党员,是唯物主义者,不能信那一套。叫什么名字,只是个代号。‘918’这个数字吉利吗?可偏偏这一天就是我们的‘国耻日’!”李明强说到这儿,站起来,拍了拍肖明的肩膀,深情地说“好兄弟,我知道你是为我好。你说的《煎熬爱情》,我觉得很有意思。这样吧,你先按这个主题,编个故事,等我把这本书完成了,咱俩合作一本怎么样?”

“我,不行,不行。”肖明连连摇头。

“你不试,怎么知道不行!去,先编个故事,闲了讲给我听。”

“那,那我出去玩了。不,不打扰你了。”

“哎——哎,我不是撵你走啊。你在屋里干什么,都不会影响我。”李明强急忙解释。

“不是,排长。‘老牛’那里有节目。”肖明说着用双手比了个喇叭筒。

李明强笑了,说:“也好。你可以把咱们的想法告诉‘老牛’,说不定,大伙你一句,我一句,真能说出一部小说来。我就记了许多他们吹出来的东西。”

“小说迷。”肖明扮了个鬼脸,笑着转身就走。

李明强笑笑,坐下。他想,肖明那句“小说迷”一定是针对他那“小唯心主义”的。他特别喜欢肖明,有文化,敢说敢做,关键的时候能顶上去,是个能打硬仗的兵。

“啊,许姐。”肖明一开门,与前来看望李明强的许玉梅撞了个满怀。

“小肖,怎么这么高兴?”许玉梅笑着问。李明强脚伤后,她常来看望,已经和肖明很熟了。

“问他。”肖明朝屋里一甩头说,“许姐,我不陪你了。”转身捂着嘴,红着脸跑了。

“肖明,你小子吃乐屁药了,怎么乐得屁颠屁颠的?”“老牛”见肖明咧着嘴笑着进屋,劈头就问。

“怎么回事?”吹牛协会的几位“理事”问。

“我一开门,和李排长那个漂亮的女同学,来了个‘非弹性碰撞’!”

“那个瘦的?”

肖明笑着点点头。

“绝了,像电影明星似的。”

“哎,李排长的女朋友好长时间没来了吧?”

“好像他的脚被扎伤后,就没有来过。”

“是不是吹了?”

“没有。排长说,外出实习了。对了,回来了,上星期天还来了呢!就是没见上排长。”

“不可能。肖明,谁不知道你是李排长的嫡系,蒙谁呢?要不,咱们这就去看看,说不定人家俩人正在抱着啃呢!”

“你去吧。排长不踹死你!”肖明恨恨地说。

“我怀疑李排长现在是和这个女的谈呢!”

“就是,这个漂亮多了!”

“那个是北京大学的,是研究生。”

“北师大也是名牌大学啊,也培养研究生啊!”

“你们俩争个屁,再多再好全是人家李大头的,你们连边都摸不着。”“老牛”开腔了,“就你肖明,蹭人家一下,就乐得嘴都合不上,那点儿出息。”

“老牛”是侦察连最老的志愿兵,除了连长指导员,就属他兵龄长。他擒拿格斗、开车修车样样都会,特别修车是一绝,车一响就知道有没有毛病,毛病在哪儿。战友们都敬他三分,他说话在连里也很有分量。“老牛”点上一支烟,又给其他抽烟的一人扔一支,说:“学学人家李大头,趁年轻好好学点东西。别像那两个家伙(指另两个排长),整天把皮鞋擦得锃亮,一到星期天,就往外边蹿,连个扫马路的都找不上。”

“老牛”深深地吸了两口,接着说:“人家李大头整天趴在屋里写,大姑娘跟着屁股往上贴,一个比一个漂亮,一个比一个档次高。为什么?人家不但能打,还能写,脑子里边有东西,全面。我要是女的,我也愿意找这样的人。”

“老牛”又深深地吸上一口,对着空中吐了串烟圈儿。这也是“老牛”的绝活,别人一口烟也就是吐上一个两个圈儿,能多吐几个的也连不在一起,“老牛”吸口烟,一张嘴,“喷儿喷儿喷儿”,一连串的烟圈便从口中盘旋而出,看着那烟圈儿,也是种享受。可这绝活儿,“老牛”一般是不练的,一练,心中准有事儿,或喜或忧,都包含在这一连串的烟圈儿里。

“老牛”看着那串烟圈儿散尽,干咳一声,说:“今天活动取消。不,从今天起,‘吹牛协会’解散。你们趁年轻,多学点东西,别把时间都耗在吹牛上了。”

“哎,指导员都说,咱这吹牛,能长知识。”

“是啊。要不,连里早制止咱了。”

“长什么知识?人家李大头,不管出版不出版,写出了一本书。人家那个什么,什么,家乡的小河,还获奖了呢!我们在这吹,能吹出一本书?能吹出一个国家奖吗?”

“哎,还真说不准呢!”肖明接着“老牛”的话茬说:“刚才,李排长还给我说,让咱们在一起吹一吹,吹出一本小说来。”

“什么?吹出一本小说?”

肖明如此这般地说了一番。“老牛”说:“好!以后活动,全做记录。肖明就当记录员,活动之前定主题。”

许玉梅一进屋,就看见了李明强桌子上的稿子。她一怔,心想退稿了。因为《红灯亮了之后》这部手稿,她是第一读者。她认为李明强写得总体上不错,与当时市面上的小说不相上下,就是有点太强调自我了。不过,强调自我,也是个时潮。

“退回来了。”李明强冲傻愣着的许玉梅笑笑说。

“别,别着急。慢慢来。什么事情都不可能一次成功。特别是写书,可能要与出版社磨合好多次。”

李明强从抽屉里取出了沈大鹏编辑给他写的那张纸,递给许玉梅。

许玉梅看了,笑笑说:“跟我想得差不多。看,我给你带来点参考资料。”

许玉梅说着从挎包中取出一本书,是刚刚出版的张贤亮的小说《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和一本一九八二年第三期《收获》杂志,还有几本比较薄的杂志和几张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