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二章 兰陵之战(第2/2页)

盖延想劝阻贲休,后者摆摆手,意味深长地说道:“盖将军为救我部,不顾危险,挺近兰陵,现兰陵已难以坚守,向外突围,休责无旁贷,理应以死相助!”

贲休本是董宪的部下,是在董宪军首战战败后,才突然决定向汉军倒戈,以前和盖延根本不认识,之间也谈不上有什么交情,但经过这几日的相处,盖延对贲休的为人十分敬佩。

翌日,汉军按照商议好的计划,开始施行突围行动。贲休率领着三万部下,率先从兰陵的南城杀出,向南突进。贲休部的突围行动,果然吸引了大量的董宪军。

布置在城东、城西的董宪军,纷纷向城南这边云集过来,对向南突围的贲休军形成合围之势。另一边,盖延率部,从北城冲出去,全军将士,全力向北突进。

现在战场的情况是,城北的董宪军,独自抵挡盖延军,而城东、城西、城南的董宪军,合力包围贲休军。

盖延军有七万,且都是骁勇善战的东征军,城北的董宪军兵力也在七万左右,且有完善的防御体系做辅佐,一方善战,一方是防御设施齐全,双方打起来也是势均力敌。

与拼杀激烈、旗鼓相当的北线战场相比,南线战场的局势要清晰得多。

城东、城西、城南,合计十四、五万的董宪军,将只有三万人的贲休军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通。

战局也几乎是一面倒,随着董宪军不停的压缩包围圈,贲休军的生存空间也越来越小,三万之众,最后被挤压成一团,放眼望去,人们密密匝匝地拥挤在一起,人挨着人,人挤着人,其中的人们,连转个身都费劲。

且说北线战场,盖延亲自上阵,带头打冲锋,指挥着手下将士向前突进。在汉军的全力猛攻之下,即便拥有完善防御设施的董宪军,也渐渐开始支撑不住,被汉军逼得连连后退。

此战,双方由白天一直打到入夜,直至天色黑下来,盖延军才终于撕开董宪军的防线,突破出去。不过,与此同时,以贲休为首的三万将士,业已被董宪军全歼。

就连贲休,也未能幸免,被董宪军生擒活捉。董宪对贲休恨之入骨,得知贲休被己方将士生擒的消息后,董宪仰天大笑了三声,下令对贲休处于车裂极刑。

这便是汉军和董宪军之间爆发的兰陵之战。

兰陵之战是因贲休的倒戈而起,董宪大为震怒,集结全部之兵马,亲自率军,前往兰陵围剿,盖延率部救援。

贲休弃暗投明,投靠汉室,被董宪大军困于兰陵,盖延率部前去救援,这本身并没有错,刘秀也支持盖延救援贲休的决定。

只不过刘秀觉得董宪军兵力众多,且士气强盛,盖延部不宜与之力敌,应采用围魏救赵的战术,率军偷袭董宪的老巢郯城,逼迫董宪必须率军回救,以此来解贲休的被困之危。

可以盖延为首的东征军高层经过商议后,大多数将领,包括盖延在内,都认为围魏救赵的风险过大,己方不能拿十万将士的性命去冒险,做孤军深入,故,东征军方面最终没有采用刘秀的战术,而是选择力敌董宪军。

这么做的直接后果是导致了东征军的分裂,盖延和庞萌的矛盾彻底爆发,庞萌率部离开东征军,回撤楚郡驻守,如此一来,东征军的实力被大大削弱,最终也导致了兰陵之战的全面失败。

贲休率部倒戈,这么好的一次机会,东征军完全未能把握住,非但没能占下兰陵,反而还导致贲休部全军覆没,连带着,盖延部也损失惨重。至此,盖延部已无力再与董宪军做正面交锋。